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4月05日 星期三

    如何向孩子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何林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05日   16 版)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人生·百年”项目组编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3月第一版,68.00元

        ■何林

        一百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变,成为全球科技事业的领跑者和中坚力量。在这其中,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家力量和科学家精神。而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因此,向广大少年儿童展现中国科学家的成就和精神,让他们受到科学家力量的感召和熏陶,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如何把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奋斗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该书采用每位院士一个篇目的形式,通过院士名片、院士语录、院士故事等内容,用孩子喜闻乐见、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中国院士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展示珍藏多年的院士手稿、著作、照片等实物,展现院士风采及其科学成就。

        该书涉及的40位院士都是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他们科研成就卓著,人生经历丰富,其中的哪些故事更适合孩子们阅读?这是该书能否在孩子们当中引起共鸣的关键。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故事当中,有不少写到了科学家少年儿童时期和求学期间的经历。这样的编排拉近了孩子们与大科学家之间的距离,甚至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仿佛也具备了当科学家的潜质。例如,小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小竺可桢对滴水穿石现象的观察、小汪猷对爸爸的化学“魔法道具”的着迷等。这些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爱观察、善思考是人类的天性,把这样的天性发扬光大,再加上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就能走上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从书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科学家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为了推进国家的重大战略研究,侯祥麟年逾九旬“挂帅出征”;为了国防尖端武器事业,王承书多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无怨无悔;等等。这些故事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本书的院士故事中还蕴含着科学研究所需的品质和素养,少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科学研究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例如,尽管导师是国际知名学者,但年轻的叶笃正敢于提出与其不同的见解,这体现了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就必然要对前人的成就有所突破。再如,钱三强、何泽慧发现铀的“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经历,说明了细心观察、善于捕捉新现象并敢于提出新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再如,程开甲整日沉浸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打饭时竟错将食堂师傅当成了科研人员,可见只有对一个问题坚持不懈、殚精竭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科学家们还善于总结,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体会等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浓缩了人生智慧的精炼表达无疑会给孩子们带来启发,是滋润心灵的营养剂。书中特别设置的“院士语录”板块,与科学家的故事相得益彰。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他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艰难曲折的经历,“院士语录”中体现了他的人生感悟:“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这将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起人生须奋斗的信念。

        物理学家、教育家叶企孙力排众议接纳华罗庚,破格推荐李政道赴美深造……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叶企孙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培养学生必须与国家命运相连,要反映时代的需求,不是简单的学术追求或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而是造就学生,献身国家。”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会让孩子们意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做纯技术专家,不要只凭数字报告下结论、开处方。”“万婴之母”林巧稚的这句话不仅对医务工作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是一种深刻的启发。或许孩子们并不能马上领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但如果这段话能够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留下印记,那么很有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令他们豁然开朗。

        图书不仅生动展现了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同时也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历程和成果的体现。

        本书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优秀的榜样,有助于在孩子们与著名科学家之间搭建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