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汉生
2022年是个风声雨声一路相随的年份,但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不忘本色,立定脚跟,深耕园地,风雨之后迎来朝霞满天。
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年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二十大精神进教材,按相关规范做好中小学教材教辅修订提升。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制订了《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方案并逐步推进。与各地教研部门的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美育》《心理健康》等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材教辅新品的研发与推介工作。
聚焦二十大,发挥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功能,做好各类主题教育读物的出版发行。策划《追寻足迹 感悟思想》(大学版、中学版、小学版)系列读本,意在不断增进人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出版了《“小巷总理”——林丹的故事》,中新网、新福建等媒体关注报道;推出了展现新时代农村建设政策发展的《新时代农村制度供给观察》;策划了《闽人智慧·发现不一样的福建》《福文化简读》等推动福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选题。
这一年,闽教社完成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历代玩具辞典》等项目的结项验收工作,7个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中。立足教育,强化教育理论教师用书产品线梦山书系的打造。据开卷统计,教育理论图书的综合指标继续在同级同类出版社中保持全国前列。
在人文历史学术方面,出版了《劳榦先生著作集》等,启动了“八闽文库”中的《福建科举文献汇编》等重大项目。
努力拓展渠道资源,促进版权输出。《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获评集团“走出去”重点出版物奖,“图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丛书”英文第一辑在境外上市。
强化期刊建设,优化《新教师》平台功能。“教师视角”栏目入选福建省报刊十大名栏目;“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持续推进中。
这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闽教社多措并举,探寻数字化转型之路,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继续打造数字教育服务平台。完成“闽教大数据融合出版平台”调试,打造面向学校备授课的“闽教校本云”,服务学校日常作业、考试及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大数据个性化教学。“闽教学习平台”迭代升级为“闽教学习数字资源平台”,平台注册用户数425万,活跃用户32万。
加大无线阅读投入,深耕品质内容。坚持内容建设第一,多角度打造精品读物,向网络文学、有声读物、数字版权等全数字出版转型,深化内容产业布局。《红领巾云广播》等2个项目曾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9部漫画成稿作品成功输出到欧美、日韩和东南亚,上线运营后点击量已累计突破千万,累计实现美元收入近10万。
围绕教育服务,多元发展,稳中有进,努力促进教育生态大格局联动。与福建省基础教育研究院和福建省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共同发起“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资优生发现及培养”项目,致力于建设集教程、习题集、学习手册、教学视频、微课资料为一体的公益教学资源库。继续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系列项目实施,2022年分别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职院合作打造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建成,成为大梦书屋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献礼工程。“大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已成为高校先进文化传播、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阵地。
2023年,闽教社将着眼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锲而不舍,把各项已经迈上跑道,踏上征程的工作做实做细做成做优。闽教社将把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成主题出版物《追寻足迹 感悟思想》等重点项目。注意挖掘朱子文化、黄檗文化、华侨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福建标识、影响力的一般书特色品牌。将继续在教育内容上重点发力,在做好重点教材教辅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强化高端教育理论选题的开发。做好“内容出版+技术应用+教育服务”的深度融合,在“闽教大数据融合出版平台”基础上持续推动“闽教学习服务平台”“闽教校本云”“福建家校教育云平台”三个平台的优化和落地,进一步整合渠道内的精品数字阅读内容,进一步优化数字内容生态。
(本文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