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以机器为主体的认识论

    张思宁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12日   16 版)

        《大数据哲学:从机器崛起到认识方法的变革》,董春雨、薛永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88.00元

        大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关键词。大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在认识论上到底带来了哪些变革? 人类该如何看待和评估基于大数据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董春雨、薛永红著《大数据哲学——从机器崛起到认识方法的变革》对大数据相关技术做出了深刻的哲学分析,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者的研究表明,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给认识论带来的变革表现在三个维度:第一,大数据的产生和发展使机器不断崛起,不断地推进认识论的进展。第二,机器崛起的重要表现是机器“经验”的确立。第三,以机器为认识主体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拓展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大数据推动机器的崛起

        大数据造就了机器的主体性地位。作者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的经典案例,诸如AlphaGo、谷歌流感预测等,认为大数据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背后隐含的重要主题是机器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机器逐渐从认识活动的边缘位置和辅助地位向中心位置、主体地位转移和发展。这种认识主体的地位和价值的确立,是机器两种能力——全能的感知能力,全面的数学能力——全方位拓展的结果。当然,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论证了机器可以作为认识的独立主体而存在,机器经验可以成为建构以机器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基础,以机器为主体的非人类中心的认识论构想是可行的。

        作者对于大数据相关的哲学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总结了大数据领域的前沿研究结果,为大数据建构了可以接受的认识论方案。第一,明晰大数据认识论中的基本问题,诸如:大数据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同经典的方法,尤其是小数据的方法、经验、科学的方法有什么异同? 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大数据是对哪种旧范式的革命? 第二,由于大数据涉及对经验的数据化,因此,经验、经验主义是大数据认识论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结合而引发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进展,深刻地揭示了机器、机器的“经验”在大数据认识论中的地位。

        二、机器“经验”的确立

        机器“经验”的确立带来了关于大数据哲学的全新认知。作者指出,大数据时代的经验已经与传统经验主义所讲的经验存在着根本的不同,经验生成、判断和使用的主体已经开始向机器转移。机器崛起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大数据特征的机器“经验”,这是机器获得知识的重要基础。作者详细分析了AlphaGo的四个演化版本的关系和区别,发现AlphaGo经过不到三年的演化,清晰地折射出了机器的认知路径:基于人类经验建构模型,模型暴露人类经验的局限性,转而完全放弃人类经验、完全依赖机器自主经验,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完全超越。这意味着,人类擅长的棋类游戏,机器可以在不需要人类经验、知识的情况下,迅速掌握,提升棋力,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全面超越。不仅如此,在机器擅长的方面,人的因素(经验、知识、认识能力等)已经成为一种导致错误的诱因,亦即在棋类游戏中,机器“经验”优于人类经验。

        当然,倘若确立机器经验的概念,将涉及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就是机器能不能有自己的经验,尤其是能不能有第一人称的经验? 作者用汉弗莱斯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澄清,亦即在机器快速发展的今天,哲学除了要关注“原则上”以外,更要关注科学是怎么进步的,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在之前实践上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为什么又变成了可能的事情。

        三、机器为主体的非人类中心认识论

        作者系统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大数据哲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围绕大数据认识论的研究,依据人的经验到机器的经验的跨越,探讨了非人类中心认识论中的相关概念、主要特征和意义,对大数据认识论问题的概念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出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依据、特征、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重新理解与传统认识论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机器为主体的非人类中心认识论所涉猎的问题极其复杂,这不仅是因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本身在不断成长,还因为人类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

        当机器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认识世界并产生相应的知识时,如何理解机器的认识过程? 如何评估机器认识的结果? 作者认为,要理解机器认识过程和结果,需要建构以机器为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有两个典型的特征:(1)它是一种基于机器经验的新经验主义认识论;(2)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将机器完全放置在中心地位,而是认为“人-机”融合是一种可能的进化方向。就本质而言,机器的崛起带来对人类自身的解放,亦即将人类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在“解放”的过程中,必然对人类的能力进行了弥补,诸如望远镜、显微镜弥补了人类视觉的不足,计算机弥补了人们运算能力的不足,这也正是机器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地位的原因所在。而今,随着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脑接口技术的发展,“人-机”融合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距离高度融合的统一体依然漫长,因为演化路径既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断进化,也需要机器的不断进化。

        董春雨、薛永红认为,人所属的特有的认识能力和价值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至于哪些功能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依然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他们认为,认识机器就是在认识人类自身。建构以机器为主体的非人类中心的认识论,可以消除人与机器的对立的情绪和状况。承认机器在认识论中应有的价值,使人类以一种宽大的胸怀接受人以外事物在认识中的价值,这是人类认识宇宙、人类自身不可或缺的渠道,因为真正的技术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

        总而言之,董春雨、薛永红带来了关于大数据哲学的全新认知,指出了大数据时代的经验已经与传统经验主义所讲的经验存在着根本的不同,经验的生成、判断和使用的主体已经开始向机器转移。他们还建构了新的关于大数据的独特认识论,从目前能查到的资料看,这是关于这一题目最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