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8月25日 星期三

    数字时代的生活美学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8月25日   19 版)

        《审美即生活》,刘悦笛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69.00元

        ■廖建荣

        作为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代表人物,刘悦笛出版了《生活美学》与《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主编《东方生活美学》与合编《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主要研究当代艺术与生活的合流,以及茶酒花树、琴棋笔砚、园林家居、耕读出游等中国传统生活审美活动。其2021年的《审美即生活》除了“天地时移的生活美学”“鉴人形貌的生活美学”“日常书写的生活美学”,还延伸到数字时代的新发展新趋势——“媒介时代的生活美学”。《审美即生活》的数字时代生活美学研究有微时代的生活美学、手机的生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分别思考了数字时代生美学审美形式的转变、艺术创作主体身份的大众化、审美活动空间的虚实相生。

        一、微时代的生活审美形式转变

        21世纪是数字时代,书信日记等大众日常写作先是被博客和邮件所取代,随后以微博与微信的形式存在。《审美即生活》研究了微时代生活审美形式变化的特征及其对生活审美体验的影响。微博与微信已经属于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小”与“快”的形式特征。人们日常使用的数字展示工具从以前动辄数千字的博客转变为140字符以内的微博,从工作与学习交流的邮箱到可以展示个人生活的微信,图片追求快速表达的“达意”,视频追求吸引人眼球的“出彩”。这种提倡“小”的日常生活审美形式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交流频率,同时对微博与微信使用者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与微信的勃兴,恰恰推重了每个公民都有成为生活艺术家的权利……并不是每个微博与微信的使用者都可以创造艺术,但是,他们却都可以使用艺术家的‘技法’来过日子,从而使自身向感性化的生活世界积极开放。”即微博与微信的审美形式使人们关注生活美、表现生活美。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日常生活的审美记忆,使以往属于少数人的摄影爱好变为普罗大众的作品发布。大众日常更新的朋友圈,描绘生活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乐山乐水、聚散离别,是中国传统生活审美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题材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刘悦笛发现,微时代带来审美形式与审美体验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虚薄化”的挑战。由于微博与微信审美形式的小、快与即时性特征,使大众容易被点击率和点击量所驱动,造成审美的虚浮化与浅薄化倾向。虚浮化倾向的日常审美是扁平的,缺乏深刻的意蕴与深入的思考,使大众日常审美陷入符号与影像流动的陷阱,“以审美化的虚拟方式参与到无始无终的符号流动之中。”浅薄化的日常审美追求点击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低俗趣味多于高雅趣味,“市场对文化的牵引远大于精英对文化的牵引”,审美格调与审美品位将会日益庸俗化。“审美虚薄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味求新求变,甚至求奇求异,虽然短时间内具有新奇感与冲击力,但是很快就会被遗忘,或者被新一轮的新奇浪潮所取代。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看似繁花似锦,其实肤浅苍白,审美趣味与审美水平甚至发生倒退。因此微时代同时给生活美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二、手机生活艺术的创作主体大众化

        《审美即生活》研究数字时代生活美学的原章节标题是“媒介时代的生活美学”,本意是研究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介带来的新的审美形式及体验。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扩展到数字摄影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涉及生活审美的新技术与信息化转换。这就超出了“媒介时代”的原意,涉及到范畴更广、科技性更强的“数字时代”。

        一直以来,绘画、摄影与影视的欣赏者众多,然而创作却是艺术家的专属领域,大众难以实现从欣赏者到创作主体的转变。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使最初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作为艺术家的新工具新手段,参与到绘画、摄影与影视的艺术创作。同时减低了摄影艺术与影视艺术的门槛,尤其是数字摄影成为几乎人人可以参与的生活艺术,并通过自媒体的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使社会大众从摄影的欣赏者转变为创作者,极大地拓宽了审美主体身份,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愿望。

        刘悦笛提出,生活艺术创作主体的拓展,使每个人都可以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其内心的真善美,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人的肢体、器官、动作、手势、声音、语言、交流,还是政治、民主、教育、思想、宣传,等等,都可以成为‘社会雕塑’,成为通向‘人人都是艺术家’之路的支路。”其还以美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使用手机作为媒介绘画为例,指出手机不但可以是绘画的前卫工具,还是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的生活艺术媒介。

        数字时代的生活艺术化打破了传统审美的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两分法,大众不但是审美欣赏者,还是审美参与者及审美创作者,他们既在欣赏美也在创造美。这非常鲜明地突显了生活美学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日渐融入生活;另一方面,大众的日常生活愈来愈审美化。艺术家接近生活是艺术生活化,大众接近艺术是生活艺术化。”刘悦笛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其实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传统的发展,朱光潜先生的“人生艺术化”与宗白华先生的“生命艺术化”都是这个传统在近代的发展。在数字时代,古典生活美学传统通过新的技术与手段得以发扬光大,迎来了真正的生活美学时代。与此同时,审美教育也不再是大众被动地欣赏艺术作品,而是自我主动开展生活艺术创作,有助于提升大众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

        三、艺术电子复制的审美活动空间变化

        本雅明的“光晕”理论思考了工业时代艺术作品的大规模复制及其后果。在其看来,自古希腊时期开始,艺术作品就具有无与伦比的“光晕”,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次性的创作,艺术家不会重复创作。艺术作品的“光晕”就是源于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工业时代,艺术作品可以被大量复制,丧失了本源性与独特性,成为一件工业复制品,艺术作品的“光晕”也就不复存在。刘悦笛担忧艺术作品被大量复制,褪去“光晕”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艺术作品的滥觞所导致的“审美疲劳”,即艺术作品虽然无处不在,但是人们已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处于一种审美感知不断钝化的状态。

        然而,从工业复制发展为电子复制,可以实现艺术作品的“再光晕化”,从而解决当代社会的“审美疲劳”难题。因为数字时代的艺术作品大多是通过电子复制的形式在网络的数字空间传播、欣赏,审美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空间与虚拟的数字空间相结合,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与审美活动具有独特性,使其“再光晕化”。即数字时代艺术作品的复制消解了艺术作品与复制品、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二元对立。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物质的存在,还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存在。这种虚拟形式使艺术作品的复制及其欣赏是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活动,既是欣赏现实世界的艺术作品,也是欣赏数字世界的虚拟艺术作品。刘悦笛认为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复制,不会减损艺术作品的“光晕”,还会增加审美的多种可能性。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即虚拟复制,给予人震撼的除了纯粹的审美体验,还有审美活动空间的虚实结合。欣赏者“在虚拟现实艺术中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进入一个世界,而是进入两个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使审美活动在两个世界的交互混合中开展,这种交互混合使艺术作品恢复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其“再光晕化”。

        数字化时代艺术作品的电子复制以及电子艺术的兴起,改变了文化与艺术的形式、审美活动的空间。在数字时代,艺术作品大多以电子复制的形式实现保存与传播,大众的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逐步融合。大众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一定要到艺术馆和博物馆,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直接欣赏,弥合了艺术欣赏与日常审美的鸿沟,艺术审美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短短二十年间,数字时代深刻改变了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渗透进生活审美的方方面面。斋藤百合子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全书》撰写“生活美学”词条时,界定生活美学:“旨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各环节的审美活动整体,包括日常用品,家务活动,人际交往以及饮食、散步和清洁等日常活动。”斋藤百合子对“生活美学”的定义在学界具有代表性,大多数学者的生活美学研究尚未涉及数字化与网络空间。《审美即生活》囊括了艺术与自然、古典与现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其数字时代生活美学研究无疑处于学界的前沿,思考深刻,观点新锐,对未来的生活美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与启迪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