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金陵读书的故事

    宋宇飞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1月11日   20 版)

        金陵读书会活动现场,摄于2016年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积淀深厚。据史书记载,公元438年,六朝时期的南京,建成了国家级学术机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和史学馆。在这之后,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与最早的文学总集《昭明文选》,也在南京城里相继问世。历朝历代,南京都不缺少读书人。南京的大学、南京的书店、南京的古城墙、南京的梧桐树、南京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历史的气息,文化的气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作为北方人,20年前来到南京参加工作后,就为南京的文化气氛所触动。当时还没有什么网购,南京有很多新书店、旧书店,没事时逛一逛,淘几本书,与三五好友聊一聊,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读到一本好书总想着与别人分享,正是基于此,也就有了金陵读书会。从自己读书的独乐乐,到大家一起读书的众乐乐。

        那是2008年的暑假,正是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休假,我们发起成立了“金陵读书”。当时还是西祠胡同时代,没有微信和微博,发通知都是用短信。从2011年起,金陵读书官网迁居豆瓣小站,提前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组织更加规范。成立了理事会,每期都选择一本主题书,每期都有主讲和助讲,之后大家讨论交流。读书会的作用是给读者找到好书,给好书找到读者,喜欢同一本书或是喜欢同一主题的书友一起阅读和讨论,增加了阅读的公共性。金陵读书会是公开活动的,书友是流动的,每一期都有老书友,也都有新书友。这样如同源头活水,读书会的构成既保持稳定,又不会僵化。

        经典常读常新

        书是文明的载体,读书则是文化的传承。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就要从阅读这个民族的经典开始。坊间书籍五花八门,人们常常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慨。金克木老先生曾有文章《书读完了》,乍看题目比较耸动。其实他的意思是读书就要读经典,而人类历史的重要经典是有限的,通过努力是可以读完的。

        人们常说,博览群书。但博览之中,要有精读。大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家书,一般的书,随手翻翻而已。比如研究《红楼梦》的书,层出不穷,号称“红学”。其实,再好的“红学”书,也比不上《红楼梦》本身。要先读《红楼梦》,而“红学”书是不一定要读的。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总有其原生性经典。比如要了解西方,不能不看《圣经》。而要了解伊斯兰世界,纵有万千资料,细究起来,总还是要从《古兰经》开始。

        中华文化屹立东方,传承有序,绵延不断,何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如老树新枝般的生命力,源自何处? 还是要从孔孟老庄说起。没有先秦诸子的经典,就没有后来的中国文化。十多年来,金陵读书会最看 重的读书 主题,就是中华文化经典,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金陵读书会读经典,不是泛泛地读,而是逐字逐句地读。有的经典如《大学》《中庸》《论语》已经读了两轮。《老子》五千言,一共81章,我们每次读9章,分9次读完。经典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收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除了中国经典外,金陵读书会还非常喜欢读海外中国研究方面的图书。所谓“海外中国”是指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书。相较本土学者,海外学者的研究更有特色。他们站在中国之外看中国,视角不同,经常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且很多海外学者长于写作,行文流畅,写出来的不是学术八股,可读性强。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已经有30多年两百多种了,蔚为大观。金陵读书做“海外中国”主题的读书会,可谓近水楼台。近些年我们共读过的有《中国社会史》《佛教征服中国》《洪业》《斯文》……书友经常会对海外学者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熟稔表示赞叹。

        读书拼图,与时偕行

        当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少。有时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读书终归是自家事。与其望洋兴叹,不如读一点是一点,看多少都可以。读书如同拼图,初读时总是孤零零的,一本是一本,不觉着怎样。某一天,一觉醒来,发现读过的书,仿佛能拼接成一幅图画。虽仍然残缺很多,但总归能观其大略了。这种会心之感,让你顿增读书乐趣。读书会其实也是一种报团取暖,一起读书一起拼图,乐趣无穷。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足不出户,线下读书会很难开展,金陵读书开始了线上读书。虽然书友不能共处一室,网上链接反而可 以天 南地北。有一次北京、南京、新疆、广东、欧洲、美洲的朋友一起读书,更是增加了乐趣,颇有穿越之感。也是机缘巧合,从去年开始我接受凤凰集团邀请,录制线上数字音频课程《中国社会史》,计划从夏商周一直讲到新中国成立。秦汉、三国两部已经完成,后续部分正在录制。线上读书会和线上讲座,可能正是后疫情时代读书会的一 种新形式吧。

        《礼记· 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雪夜闭户读禁书,这种境界很惬意,但读书还是要与人交流,方 能 更 好 体 会 书中好处。一个人的视角总是单一的,与人交流则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搭建这样的读书论书的平台,正是“金陵读书”多年来的追求。

        这次“金陵读书”获第四届伯鸿书香奖·组织奖,我们深受鼓舞。六朝古都南京好比一棵参天大树,“金陵读书”也许只是树上的一片叶子,但我们希望为南京城增添一抹文化的绿意!

        (作者为“金陵读书”创办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