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历史的真实在于细节的真实

    管志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0月21日   10 版)

        《孔另境传》,孔海珠著,华文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60.00元

        日前有幸展读孔海珠新著《孔另境传》。这是华文出版社“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四辑)中的一本,是作者孔海珠客观真实、栩栩如生记叙自己父亲丰富多彩、跌宕起伏一生的人物传记,也是一部“钩沉文籍,用力甚勤”“语析以理,事信有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著作。

        孔另境,1904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青镇(现名乌镇)东栅,原名孔令俊,字若君、孟养。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就读,在校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思想开始转变。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波及全国,青年孔另境受共产党员、姐夫茅盾等人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受时代风雨的考验。他一生曾四次入狱,鲁迅先生曾出手营救。孔另境毕生以鲁迅为人生楷模,个性倔强,正直不苟,从事进步的文化事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上海文坛一个最重要时期,孔另境正值青壮年,他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文化、教育,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办学任教,但更多的是做“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工作。在上海“孤岛”时期,孔另境协助茅盾、楼适夷主编《文艺阵地》,在上海半秘密的状态下,负责编校印务等工作。为有效地将茅盾在抗战时期主编的大型刊物向全国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这段历史,孔海珠的叙述均有出处,而且多方核对,严谨细密。

        作为编辑家,孔另境在这一时期与郑振铎、王任叔等主编的“大时代文艺丛书”共出11册,除收有孔另境、王任叔等人的《横眉集》、巴人的论文集《扪虱谈》外,还有陈望道(笔名:齐明、虞人)翻译的卢那察尔斯基的《实证美学的基础》、柯灵《掠影集》、容庐《繁辞集》,王行严《突围》等。丛书序言写道:“文艺工作者在这个大时代里,必须更勇敢、更强毅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如椽的笔,作为刀,作为矛,作为炮弹,为祖国的生存而奋斗……一个光明的大时代,就将到来。”由此可见“大时代文艺丛书”的进步性。

        历史的真实在于细节的真实。孔海珠从事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得益于她曾在上海旧书店长达18年做资料工作之功夫,她的写作谨言慎语、毫不浮华。在此书中,包括与此书匹配、2020年4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俯仰之间——上海文坛红色记忆》中,关于中共“一大”的一处细节值得读者注意。众所周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有密探窥视,引起参会者的警觉,当时担任“望风”的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1898-1993)提出到嘉兴南湖继续开,她的理由是:她是乌镇人,在嘉兴读过书,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到南湖租条游船,由她坐在船头望风放哨,并作周到细致的安排……对这段历史,孔海珠在《孔另境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在嘉兴读书期间,他(孔另境)无意中做了一件大事。这是因其姐孔德沚在上海向王会悟提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南湖上开会,可由其弟另境协助王会悟租借游船。那时我的父亲在嘉兴二中读书,常和同学去租船玩,熟门熟路。那年他17岁。”这段史实,是孔海珠早年从她父亲口中得知,只是苦于没有文字记载可以对照查证。后来从韦韬、陈小曼著《我的父亲茅盾》第一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的相关文字受到启发,开始认真回忆1964年与父亲回家乡乌镇而特意到南湖的经历,她父亲谈到“帮助王会悟去租船,由我出面租船很方便”;再有,约1959年左右,她父亲两次很晚才回家,说到嘉兴议事开会,为了修复一大开会时租用过的船。为了细述这段史事,孔海珠利用赴京出差机会,两次亲访王会悟,还就相关资料向表哥韦韬电话核对,并向“茅盾资料编辑小组”成员作了求证。

        《孔另境传》展示的历史细节可信、可靠、可读,从中看到孔海珠治学、做事、为人“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作风。也许书中没有斐然文采,只有朴实记叙,但足够让我们读到真实的细节、真实的历史,让一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有血有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