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书说文博”

    器以类聚 见微知著

    李茜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0月14日   08 版)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系列丛书,张懋镕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2020年6月出版,3594.00元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精美,铭文复杂,既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器用标志与中国早期文明发展水平重要的物化标志,同时也是贵族阶层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世界青铜文明发展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礼乐制度、艺术水平,以及地域差别和文化交融等多方面的信息。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青铜器,对于考古学的分期断代、区系国别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现状来看,虽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一直缺少以独立器类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的著作,尚有许多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甚至就一些资料整理的基础性工作而言,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诚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懋镕所言:“迄今为止究竟有多少件中国古代青铜容器?几万还是十几万(尚且没有涉及兵器、工具、车马器、钱币、铜镜等),恐怕连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都没有,专家也说不清楚。家底不清,研究对象模糊,研究很难继续深入。”在这样一个学术研究状况及背景之下,张懋镕教授逐渐形成了一个构想,即请他的研究生“来做青铜器中的某一部分,整理、研究某一类青铜器,或某一类纹饰,或某一时段的铭文,等等。”经过近二十年的酝酿、策划与积累,陆续收集、整理了大批中国古代出土与传世的青铜器资料,为下一步丛书的出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自2015年开始,张懋镕教授联手科学出版社,终于将这套多卷本《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系列丛书付诸出版,全套预计三十卷,目前已出版十八卷,余下的十余卷将在未来三年陆续付梓。该套丛书角度新颖,涉及面广,内容非常复杂,其主要包括几个大的方面:一是青铜器分器类的整理与研究,即在整理现有研究成果、全面观察某器类形制的发展情况之后,理清其客观演变过程,如《青铜簋卷》《青铜簠卷》等,此类内容也是整套系列丛书中占比例最高、最核心的方面;二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如《应国青铜器卷》等;三是某一种青铜器纹饰或铭文的专门研究,如《西周金文字体卷》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整理与研究,均是先着眼于各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再试图推进中国青铜器的深入研究,这基本与最初的构思一致,并在出版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内容也得以丰富与完善。

        该系列丛书力图全面、系统地整理青铜器资料,对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组合关系等方面作全方位考察和研究,以青铜容器的类别研究为主,同时注意从年代、区域以及艺术角度作多方面分析考察,尝试总结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途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虽各卷研究侧重有所不同,但多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为切入点,以独立器类整理为主,进行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以《青铜簠卷》为例,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为“绪论”“传世青铜簠著录综论”“出土青铜簠墓葬概述”“青铜簠定名问题研究”“青铜簠类型学研究”“青铜簠分期断代研究”“青铜簠器物组合研究”“青铜簠的起源与消亡”。在此之外另附各类与青铜簠相关的统计附表及参考文献。书中强调了将簠“作为器物学的个案进行研究,对两周时期的青铜器研究具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是历经春秋、战国两个地域文化空前兴盛的时期,以其地域文化为载体的属性尤其明显,对讨论诸侯国政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注重考察相近器类之间以及各器类不同器型之间的关系,除每卷所作系统研究外,对各青铜器类区域特征的研究亦有成绩。每卷当中对青铜器类的定名也有关注,特别是注意到各青铜器类与易混器类之间的关系。如《青铜壶卷》的“青铜壶与其他器物的区分”中,就从“提梁壶与卣”“觯形壶与觯”等几个方面做出了对比和区分。又如《青铜卣卷》的“青铜卣分区研究”中,分别从“中原地区”“海岱地区”“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岭南地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最终得出“青铜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同大于异,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与中原地区的相近或是模仿,最有地域特色的部分大多表现在纹饰上”的初步结论。

        第三,除了青铜器图录类的系列书,本套丛书既是青铜器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囊括器类信息最多的青铜器著作,收集青铜容器数量在两万件以上,这是关于青铜容器数量的第一次比较明确的统计;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套文字著作,三十卷出齐字数预计超过一千万字。

        第四,在各卷正文之前,均附有一篇张懋镕教授为该卷撰写的论文作为代序,其内容深刻,且与该卷密切相关。如《应国青铜器卷》的代序“西周姬姓诸侯国青铜礼容器的比较研究”中,不仅对姬姓诸侯国之一的应国青铜礼容器进行了专门研究,还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西周几个主要的姬姓诸侯国,如晋国、应国、曾国、鲁国等在青铜礼器方面的差别,对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各卷在正文之后,均以大篇幅表格的形式,列举了该卷所论述器物的统计表,内容涵盖名称、尺寸、重量、铭文、主要纹饰、出土地点、资料来源及器物图片等主要方面,不仅是对青铜器资料的汇总与展示,也为其他学者进一步的研究与使用提供了便利。

        主编张懋镕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商周青铜器的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对青铜器进行解析,有着深厚的造诣,已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确立了其青铜器研究专家的地位。全套丛书的编写团队,均为常年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和教学的高校或考古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总体来说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编写队伍。

        该套丛书陆续面世之后,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青铜器研究领域的诸位专家学者均对该套丛书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如北京大学朱凤瀚先生认为其“在对青铜器各种器类所作专门研究中,将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对青铜器的研究方法有借鉴意义,所论对青铜器的研究及相应的考古学、社会史问题的研究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张天恩先生则盛赞其为“一套有时代意义的青铜器研究系列书”。褒赞之词,难以尽述。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该系列丛书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并重,堪称青铜器研究的学术升华,改变了以往研究内容庞杂、泛而不深的缺陷,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达到了其他综合研究难以企及的精准程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内容和基础保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