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云翻译的加尔夫所著《克尔凯郭尔传》,也就是在丹麦很有名的SAK,已经出版。这是一块大砖头,丹麦文版七百多页,中文版六百多页(中文版有删节,跳过了几个小章节),我用四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读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我想对人说:这本书非常好,强烈推荐;对阅读克尔凯郭尔著作绝对有帮助。
SAK的作者尤金姆·加尔夫教授是丹麦的作家,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神学博士。他现任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主任,以前曾是索伦·克尔凯郭尔协会主席,也是克尔凯郭尔著作全集SKS出版项目的主编之一。在丹麦文版的SAK之中,丹麦读者能够直接领略他出色的丹麦语文风,中国读者则只能间接地阅读中文版的《克尔凯郭尔传》,所幸中文译者语言风格也非常棒。
《克尔凯郭尔传》的中文译者是周一云老师,年轻的时候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后来曾在哥本哈根大学东亚系从事教学工作。她也在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对克尔凯郭尔有过很多年的研究。她的中文写作语言很有底蕴。我以前在一些北美的政治论坛上读到过周老师的文字,现在在SAK汉译本中又读到她的语言,很有亲切感。
加尔夫教授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也很为这风格感到骄傲。他行文含蓄,在字里行间频频埋设伏笔与典故,这就为翻译增加了难度。他的伏笔能在丹麦读者那里唤出默契,但却会为中国读者带来一头雾水,而他所用的典故也不是普通东方读者所熟悉的,更何况传主又是克尔凯郭尔——丹麦人要读懂其著作也离不开各种注释,因此中译本中必须有注释。但我听周老师谈起过,在她刚接受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时,加尔夫教授曾明确提出不能添加注释。不过,幸好我在手头的中译本里读到了不少注释,看来作者与译者是有过这方面的讨论,因而译者在力争之下获得了对一些词句的注释权,为中文读者的阅读赢得了理解上的方便。
周老师的中文文笔是很优美的,但在翻译中不得不兼顾加尔夫丹麦文中颇有特色的行文风格,不过,无论如何,读者仍能直接体会到周老师自己的风格,尤其是在引用或对话之中,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所说的话,周老师在其翻译中也使用中文中有着相应特征的语言。我在豆瓣上看见有读者评论,一边抱怨长句子,一边倒是能够理解“恐怕长句及别扭语序也有克氏和作者的缘故”,因为译者毕竟不可能消解掉原作词句中的意义,也不应当埋没原作的行文风格,而意义和风格决定了,一些长句或者复合表达必须保持其原有结构。
上面说了文风和译笔,接下来,让我们看这本书的内容吧。
这本《克尔凯郭尔传》可以说是一部编年史的传记,分五个部分,按年历顺序一年一年展开。在文学史或者哲学史中,有的作家,我们无需了解其人就能够阅读理解其著作,比如说黑格尔等;但克尔凯郭尔属于另一类作家,对其生平的了知恰是领会其著作和思想的前提。
作者在书中对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作了很详尽的叙述。一开始,介绍了他的父母、家庭境况、童年、少年时代和学校生活。然后,他的大学生时代,他的爱情和婚约事件。然后,他的作家生涯,他被卷入的各个事件,以及最后,他的去世。
加尔夫按时间顺序先向读者描述了出现在克尔凯郭尔人生中的对他有过重要影响或者关系的人物。首先出场的是他的父亲,传记在一开始介绍了父亲的生平,然后随着时间线的发展,亡父的影子不断重新出现。克尔凯郭尔的沉郁、他身上的宗教性无疑直接来自他的父亲。在他成年之后,另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物,雷吉娜,出现了。加尔夫以几乎是文学小说的方式讲述了克尔凯郭尔与雷吉娜相遇、订婚一直到解除婚约的这段历史。然后让雷吉娜暂时退到幕后,等再解读作品时,又让她,正如有时也让其父亲,重新回返到主线中。而克尔凯郭尔生命史的发展也让他与雷吉娜在公共场所不时重逢。除了这两个人物之外,也有许多丹麦当时的重要历史人物在书中出场,比如安徒生、格隆德维等,他们的人生不时与克尔凯郭尔的人生相切,尽管没有对后者发生决定性的影响。海贝尔教授和明斯特主教在克尔凯郭尔人生中有很大分量,因为他非常看重他们而他们则没有给出同样的回报;马腾森教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因为克尔凯郭尔从年轻时代起就反感他而他则一直在克尔凯郭尔漫步的领域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海盗船》的那两位简直是在克尔凯郭尔的人生道路上立出了路标,因为他们对他的伤害真正刺痛了他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然,他的兄长、他的秘书和他的门生(尽管他并不完全认同这门生)也不时在这条时间线上出现,再出现。
克尔凯郭尔思想发展的过程在书中也是沿着时间线得以展示的:童年的克尔凯郭尔是“叉子”,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他成年时“刺人”性格的影子。然后,他成了一个富二代的大学生,在黑格尔主义的知识界时尚之中摆显着反讽的才华。然而,父亲的去世和不久后与雷吉娜的婚约事件使得他对人生变得严肃。与雷吉娜的关系在他那里酝酿出一部部重量级的文学作品,使得他成为文学作家,父亲的沉郁和宗教辜疚感投射在他身上则在宗教性作家的方向上推动他。然后,《海盗船》事件对他的打击使得他更彻底地成为宗教性的、基督教的作家。在基督教宗教写作和思考中的深入则又使得他与基督教的体制决裂。就在他与丹麦国家教会对抗的那一时期,他因病离世。
在这条线上,加尔夫也不时拿着差不多同时代出现的一些现代思想家与克尔凯郭尔作对比,比如说,他所读到过的叔本华和他所没有读到过的马克思,甚至比他晚出现的尼采和弗洛伊德。
一部思想家的评传,重要的当然是著作。加尔夫对克尔凯郭尔的差不多所有著作都做了介绍。文学性的作品诸如《非此即彼》(尤其是《诱惑者日记》)、《人生道路诸阶段》和《重复》,加尔夫主要是结合着克尔凯郭尔与雷吉娜的关系来解读。理论性著作,诸如《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这里被称作《非学术的结论性附笔》)、《恐惧的概念》(这里称作《忧惧的概念》)和《致死的病症》等,无法在传记之中获得梗概性的介绍,加尔夫通过把各种概念运用到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关系中来进行讨论。各种宗教性的讲演,同样也不宜给出概述,加尔夫则结合着克尔凯郭尔与丹麦教会与神学界的关系来谈论它们。在克尔凯郭尔去世前与丹麦教会开战的那个时间段里,加尔夫则边描述着战况边介绍克尔凯郭尔一篇篇类似于檄文的文章。
由于加尔夫的叙述是随着时间推进的,因此对克尔凯郭尔著作的解读也是分散在时间线的各个点上。如果读者怀有一种对索引式“图书介绍”的期待,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这部传记毕竟不是一道用来了解思想家著作的快餐。若读者曾阅读过一些克尔凯郭尔著作,那么,在他读到加尔夫对这些著作的解读或谈论时就很可能会有与熟人不期而遇相互致意的感觉,他能够在这个点上留下会心一笑,然后继续阅读。但如果读者没有读过书中谈及的著作,那也没有关系,他可以对这些著作的信息有一种肤浅而模糊的了解,等有一天读了著作再回到这里,他就必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首先是一部传记,它能让你在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中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在你离开后,它也仍会等着你,等你阅读了克尔凯郭尔更多著作后再回来,这时候,你会知道该去哪里找到那能够帮助你阅读著作本身的更多背景材料和解读。它给出的信息不能代替对著作本身的阅读,但能帮助你在阅读之中领会著作。
克尔凯郭尔的一生著述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戏,每一个假名都是戏中的人物。加尔夫的这部传记可以说是通过他自己的导演来把这部戏在舞台上为你演一遍,而对克尔凯郭尔著作的阅读则是你自己在深入了解戏中相应的角色。
另外,这对于快餐式的知识旅游可能是一种多余,但对严肃的阅读来说则是一种丰富:加尔夫传记文学方面的才华不仅仅在于叙述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和分析评论解读克尔凯郭尔的作品,而且也在于他能够很巧妙地把克尔凯郭尔所在时代丹麦社会的文化现实与众生相穿插在时间线的各个部分中,帮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丹麦。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传记书,不过阅读时一定要放慢速度,尤其是因为书中有着那么多对中国读者来说很陌生的人名,你必须让你的意识登记下对它们的印象。然后,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在这里就像一部小说,你可以随情节发展阅读下去。对于研读理解克尔凯郭尔的著作,这本书也能够起到指南作用,帮助读者知道,在自己手中的克尔凯郭尔文本中真正发生了一些什么。但是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它不能够替代对克尔凯郭尔著作本身的阅读。
我说对克尔凯郭尔著作本身的阅读不可或缺,这也是我自己的感受:在我读到传记所写的1849年时,恰恰因为我自己没有阅读过《两篇伦理宗教性的小论文》(这里称作《伦理-宗教短论两篇》),因而我就对加尔夫对《两篇伦理宗教性的小论文》及其假名作家H.H.所做的相关描述有着一种陌生的隔阂感。确实,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知识背景,哪怕只是在一部著作的阅读经历上的差异,这部传记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这是一部重要的克尔凯郭尔评传。我认为,中国读者在阅读克尔凯郭尔著作时根本就有着阅读这部评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