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评论家在京研讨韩小蕙长篇纪实散文《协和大院》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9月23日   02 版)

        本报讯 9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家韩小蕙著述的纪实散文集《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我愿意把这本书首先看作她的一个精神上的自传。在这个意义上,小蕙写了一部她自己的生命之书。”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

        “协和大院”是1917年随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立修建起来的花园式大院,如今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外交部街59号,一百年来居住着协和医院的医生们,被称为北京新三十景之一。韩小蕙在协和医院出生,在协和大院长大,在“见面尽大医,往来无白丁”的环境熏陶下,铸成了写作这部作品的深厚基础。《协和大院》以第一人称的亲历、所见、感受、思考,记述了包括美国医生在内的五代居住者,描绘了一大批协和医院大师级的名医,如李宗恩、聂毓禅、张鋆、林巧稚、黄家驷、吴蔚然……在作者偏重日常生活和人格品行的讲述中,呈现出大医们无处不在的协和精神——不只有医术的高超,还有更接近真善美的人性热度。同时,这也是把北京协和医院的源头考证得颇为清晰的一部书,具有为中国医学史作证的史料意义,被多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称为“协和史记”。

        李敬泽在会上表示,对于韩小蕙来说,这部生命之书非常独特,在北京那样一个院落,她展示了那么丰富复杂的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能从中看到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市作协主席刘恒表示,《协和大院》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记录令人感到亲切,“我在她的记录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是在写大院,同时也在写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认为,《协和大院》是非常大的题材,要把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一百多年的人事纠葛、命运遭际梳理清楚,而且艺术地献给读者,是有很大挑战性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韩小蕙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案头积累。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宣读了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的贺信。贾平凹称赞韩小蕙的《协和大院》“是一部厚实的书,写的扎实,密实,有细节,有人物。容量也大,很充沛,最难的是把史实史料与今天的现实融汇贯通着写。这部书对当下的散文写作,有突破价值”。穆涛说,《美文》看到这部奇特的书稿之后,连续用十八期大篇幅连载,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热烈追捧,称赞它是第一部长篇非虚构描写协和医院和中国医疗卫生界顶尖级知识分子的散文,代表了纪实散文创作的新水准。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