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享受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新形态

    涂启智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8月26日   19 版)

        猝不及防的疫情,给教育带来重大考验。有人说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验”。2.7亿学生几乎一夜间过上了网上学习生活。显然,这场实验带来的影响和思考远不止于此,它提示我们,在“新”与“旧”的迭代中,线上线下融合将定义未来教育新面貌。(8月18日《光明日报》)

        近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又现散发病例。这无疑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大意。

        当前又面临秋季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尤需做细做实。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广东多地、多所中小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好健康登记,尽量不跨省外出,原则上在开学前14天返回。这是从关爱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出发,采取的务实之举,各地各学校都应当遵照落实。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背景下,施行OMO(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OMO教育新形态,不仅只是它与实体教室或者与网络在线之间的差异,更体现为不同环境下教育心理以及观念的区分。眼下,以网络在线为主要符号的教育新形态轮廓已然清晰。固然,这并不意味它将无条件取代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符号的“旧形态”。无论线上教育如何成熟完善,一所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实体学校所蕴含的启迪价值和所发散的人文光芒都是无可替代。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即便新冠病毒全面退却、销声匿迹,疫情完全解除,猜想我们也“回不到过去”。OMO教育新形态可能持久伴随许多人的教育生涯。OMO其实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更多更大的可能性。打个比方,当勤学好问的学生有疑惑迫切需要求解,教师因公出差在外,仍可借助网络在线手段实现授业解惑。

        面对教育新形态,老师和学生都可能从错愕到适应,再到坦然接受,甚至享受这种状态也无不妥。更为关键是,老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应顺应时势,主动调整,尽量规避新形态的弊端或者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优越性,最大限度释放其利好因素。首先,广大师生须摆脱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强化知识、技术、理念不断更新自觉意识。其次,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掌握对接教育新形态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常识与技术手段,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再次,在新形态教育实践中,注重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重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自然也改变教育。把更多科技手段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及生活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工作抑或劳动效率,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创造更多成果;另一方面,人们能够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抽身解脱,腾出更多闲暇时间观察世界、体验生活和享受生命。这在无形中自然而然会延伸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社会恒定发展进步,事物总要推陈出新。退一万步说,哪怕没有新冠疫情,原有的教育形态也会一步步变革完善。只是步伐缓慢而已。从这种意义讲,疫情压力有望加速淘汰一些陈旧落伍或者不合时宜的东西。教育从旧形态走向新形态,何尝不是教育从困境中突破创新,以及从旧格局中破茧重生?教育新形态一旦形成,必将拓展教育的腾挪空间,促使师生的聪明才智释放升华。

        直接催生教育新形态的疫情,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人生历练,广大师生当以积极心态拥抱教育新形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