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自2018年以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先后完成了两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的验收工作,共有478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22个项目被评为优秀。第三批三百余个项目的验收正在进行当中。对高龄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希望赶在老人们的年华老去之前,把他们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抢救性记录是在与时间赛跑,是短跑、冲刺跑。但对传承人的记录、对非遗项目的记录,不只需要短跑,更需要长跑、马拉松。”6月7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在接受读书报采访时说,作为6月13日文化遗产日非遗全国主会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推出国图公开课特别策划。
该系列课程创新性地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11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使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深一层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更进一步领会非遗保护的精神和意义。在此次线上非遗影像展”中,提供一部“专家的评论音轨,大众的欣赏指南”,让观众能够“在光影中,看懂非遗”。
自2015年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开始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学术咨询和验收工作,并于2018至2019年连续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系列展映活动,向观众展示和推介记录工作的成果。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正在努力探索这些成果的服务与转化,以便将这些成果更好地服务于非遗的传承、研究和传播工作。“在从事记录工作中,我能感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人性的求善、求美、求和平,不忘祖先不忘来路的初心,以及坚韧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田苗说,自己经常在工作中被镜头中老人们的讲述所感动。
在从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田苗发现非遗保护和影像纪录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即学术力量和专业力量的欠缺。他认为,国家非遗保护体系建设比较清晰,但是非遗保护专业工作团队建设尚有不足,对非遗的理解和保护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有学科背景、学养丰富的学者加入,否则非遗保护工作容易浅显化、指标化、表演化、商业化。田苗说,如果带着一种特定的文化观念去看待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化事项,保护者不能置身于文化持有者的社群之中,那么非遗保护就可能存在只保护”面子“,却忘掉了”里子“的情况出现。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核心是要保护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加深遗产持有者和遗产之间的互动联系,恢复遗产自身的文化功能,加强持有者在非遗实践和传承中的生命体验。同时,特别注意非遗项目所具有的社区自我解释、文化凝聚力、文化交流纽带等功能。对非遗进行影像记录,其记录对象包括人、环境、非遗过程的实践、细节和关系等五个方面。仅关系就包括非遗传承的师徒关系、非遗持有者和受众的关系,和大自然、历史、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富有学术纪录片经验的工作团队。田苗说,目前非遗影像纪录工作,有些取得很好的效果,也有些不如尽人意,需要更多有耐心、有技术、有准备、有热情的纪录工作者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大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纪录和细节纪录,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田苗表示,对于这些资源不能重藏轻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研究者、传承者及受众,怎么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是非遗记录工作的重点之一。过去很多学者进行田野调查,形成的多是文字,现在由文字到影像,技术的进步和记录手段的丰富,为非遗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非遗影音资料的研究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学术热点,并由此建立新的研究领域,产生新的知识体系。
据悉,自2019年开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对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将更全面、更多角度地展开,除抢救性记录之外,还将开展代表作品典藏、重大实践与传承活动跟踪等多种记录工作。对非遗传承人和项目的记录工作,作为一种非遗保护的基础手段,将广泛、深入地持续进行下去。
从项目策划之初,中国记忆就没有忽略资源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应用和推广,资源建设得再多,也没有价值。田苗说,比如普米族先人的《指路经》中的地名可以还原一个民族迁徒的样貌,这和当今学者的研究极其吻合。随着合作方的不断增加和合作范围的不断拓展,中国记忆项目将更加切合“国家记忆”的定位,也将以更加规模化、系统化的“记忆”资源和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为公众提供服务。在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国家图书馆国图影院还将进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线下展映活动,观众可以预约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