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平民视角、情感结构与白描笔法

    收入了王慧骐的《烟火》《望乡》《拾穗集》等散文随笔三卷本,凡一百五十多篇,近四十万字。

    崔国发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08日   19 版)

        《青色马文存》,王慧骐著,文汇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定价198.00元

        王慧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声名鹊起的一位散文诗人,也是一位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的散文名家。他慧心早萌,二十四岁便出版了第一本书。业余文学创作已坚持了四十五个年头,迄今已出版散文诗、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及儿童故事集二十多部,其中散文集六部。2019年底,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印行的《青色马文存》收入了王慧骐的《烟火》《望乡》《拾穗集》等散文随笔三卷,主要是作家退休五年多来的新作,凡一百五十多篇,近四十万字。《青色马文存》出版后,国内有几十家媒体纷纷报道或评论,他的散文随笔以其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朴素洗练的文学品质在文坛引起较好的反响。

        王慧骐的散文,体大思精,胜义纷呈,清新朴实,自然流畅,有着深厚的文人学养与文化底蕴。他总能以平民化的视角,笔触伸入活色生香的现实生活,洞悉人间烟火,勾画众生世相,体察尘世百态,字里行间渗透着人性的光辉与经世济民的博大情怀;他的文字中,凝聚了一位有情有义的作家对故乡、对亲人的耿耿丹心和留在记忆中那些美好的灵魂,高饱和度情感的错综交织,具有打动人心的温度和力量;他不断地弯腰俯向大地,在深耕细耘的广袤田野上,拾起沉甸甸的谷穗,一次次地见证着文学的魅力与智慧的光芒。王慧骐的散文创作,在人生美化与民生风化之间、身体离乡与精神返乡之间、看文识人与鉴诗知心之间,独辟蹊径,巧架金桥,接续、拉伸与延展了散文现实主义传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构建了散文与大千世界以及人们生活情状的内在关联。每一次亲情眷注、凝神回眸和精神抵达,作者都借助于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白描勾绘,让我们找到了心灵的依归与承载。

        他的散文特点,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平民视角的定向聚焦。与那些持精英视角的写作者看不到底层生活的细节与真实不一样,王慧骐的散文则“飞入寻常百姓家”,呈现“平民文章布衣风”。他怀揣着满腔的真情厚谊,具有浓烈的平民意识,总是以平民视角关注与聚焦普通人的命运,并从自己的生存体验出发,把目光投射到中下层民众艰难沧桑或自适其乐的生活情貌,在自己的散文中剖析了平民百姓复杂而丰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寄托了作家与他文章中小人物之间血肉相融的平民情怀,进而让我们在他那带露珠、沾泥土、接地气、凝心血的书写中,真切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的亲切、本真与可贵,并从平凡的人世间收获到温暖和感动,倾听到的是一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正音雅韵。二是情感结构的多向熔铸。散文的内在情感结构,是情感的多重组合,往往由散文的抒写对象决定,它处于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集中反映了作家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情愫、感觉、意义与价值。《青色马文存》散文三卷本,将作者的情感结构,以人间烟火升腾的方式、望乡的方式或艺苑拾穗的方式,对现实本相、生活本相、艺术本相作出积极的反应,以多维向的“情感结构”来形塑情感与现实、文本与社会普遍形式的同构性。其溢出文本的复杂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拳拳而赤诚的民情与社情、温暖而浓郁的乡情与亲情、热忱而率真的友情与诗情。王慧骐散文中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是如上所论的民情与社情、亲情与乡情、友情与诗情组成的多维结构。情感结构的多向熔铸,是王慧骐散文创作成功的奥秘。三是白描笔法的相向勾勒。王慧骐是一位白描高手,寥寥数语,轻描淡写的几笔勾勒,就能将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树立起来,或让心中的真情实感传神入画地表达出来。他的散文,情感真挚,深入浅出,文风轻松,颇得明代作家归有光平淡质朴、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细节传情、当代作家汪曾祺平实雅洁的白描技巧,往往看似一带而过的闲笔与淡笔恰恰是王慧骐的匠心所在。他的散文,简笔写深情,善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藻饰,也不渲染烘托,各类平凡人物的特征情貌与现实场景在他的笔下呼之欲出,足见作家白描写人的功力。他善于讲好真情故事,用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叙事简洁、情深意切,平淡中求真,细节中传神,事细而情深,充分体现了王慧骐散文的白描叙事技巧。

        王慧骐先生属马,他名字中的“骐”,意为青黑色的马,这套文存也因此得名。他虽过了花甲之年,仍奋蹄搏击,志在千里,相信他一路留下的坚实的足印,会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崔国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