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象只生愁

    郑学富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01日   15 版)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象只生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既描写了桃红柳绿、草木萌茂的仲春景象,又抒发了处处荒冢、凄婉苍凉的情感。清明,既是时序的标志,又是传统的节日。清明祭拜先人、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戴柳、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为清明节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焚香祭拜悼先人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当代诗人左河水的《清明》描写了人们在清明时节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祭祀扫墓的情景。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扫墓,缅怀先人。民间的祭祖扫墓,是怀着对先人的尊崇怀念之情,到墓前祭奠,剪除坟墓上的荆条杂草,整修坟墓前的树木;添新土培坟、聚坟,立新坟头;摆上祭品,焚烧纸钱,给先人磕头祭拜。《清通礼》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财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据文献记载,扫墓之俗大概始于汉朝,《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而在民间时兴清明扫墓之风则始于唐朝。《唐会要·卷二十三》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已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扫墓祭拜祖先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不得就地饮食作乐。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一诗中描写了清明扫墓时的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官吏回乡扫墓,往返需要数天的时间,路途遥远者则需更长时间,影响上朝和衙门政事时有发生。唐玄宗善解人意,不仅没有怪罪责罚这些官员,反而想法解决这一矛盾。于是他决定将寒食节、清明节合并在一起放假4天。后来,又逐渐延长到5天和7天。《唐会要·卷八十二》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这样就形成了清明“黄金周”,官员回乡扫墓时间更加宽裕从容了。

        宋朝沿袭唐制,宋人吕原明的《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梦粱录》对清明节扫墓盛况也有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

        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也是承接前代旧制,把清明节作为春季的一个大节,官员放假以便回乡扫墓祭祖。《帝京景物略》描写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人们为清明节祭祖赋予了新意。每逢清明节,人们络绎不绝到烈士陵园扫墓,寄托哀思,悼念那些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安全而献身的先烈们。郭沫若有诗云:“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

        不妨游衍莫忘归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北宋理学家程颢的《郊行即事》描写了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人们尽情游赏、踏青的情景。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在扫墓、哀悼祖先之后,顺便到万紫千红的原野中踏青游玩,调剂一下悲痛的心情也是人之常情。清明踏青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西周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已成为礼制。《管子·小问》曰:“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记述了齐桓公三月踏青,在田野里游赏的情景。可见春日踏青齐桓公即为之。到了唐朝,清明踏青已成为一种时尚。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吟诵。唐朝清明节时,长安妇女郊野春游,是最快乐的日子。她们身着盛装,相约踏青野外,其乐融融。有歌谣曰:“一踏青,二踏红,三踏小脚不害疼”;“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许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满眼青色看个饱。”

        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道:“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清明春游的情景说:“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生动描写了清明踏青的情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写了一群儿童在明媚的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风筝,古时称“鸢”,当时为木质所造,发明者为墨子。墨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被誉为“科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的学生、鲁国工匠鲁班在墨子设计的基础上,又进行创新和发展。《墨子·鲁问》记载,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鲁班自以为已经很巧妙了。这些都是风筝的最早“版本”,可以说是风筝的源头。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唐朝,随着造纸业的发达,民间用纸来裱糊风筝已经很普遍,清明节放风筝也很盛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当时有人在风筝上装有弦和笛,放飞时风吹发出响声,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彩灯,夜晚风筝升空时,就像是闪烁的星星,被称之为“神灯”。如唐代诗人高骈的《风筝》诗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宋代,放风筝成为广泛的户外活动。《武林旧事》写道:“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明清时期,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放风筝的时候,会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病症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飞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这种习俗,在民间又叫“放断鹞”。《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当紫鹃要去拣别人的风筝时,林黛玉就笑着劝阻说:“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李纨劝林黛玉放风筝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山东潍坊的风筝具有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民间地方特色。位于潍坊城东三十里的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在那里,“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潍坊风筝便吸收了杨家埠木板年画和绘画的技艺,扎、糊、绘、放俱佳,由普通玩具跻身于工艺美术之列。其种类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现在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是出口自潍坊,成为世界风筝的发源地,被誉为“风筝之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郎撩乱送秋千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代诗人韦庄的《麟州寒食》描写了清明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生活在燕山一带的山戎游牧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讨伐山戎,将“千秋”带回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并完善成一种游戏,后传入中原,成为清明节的民间游戏。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祝寿词冲突,为了避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宋时期,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元明清三代,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竟然把清明节称为“秋千节”,可见荡秋千风俗之盛。明人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髩,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清初词人陈维崧的《天门谣·汲县道中作》曰:“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淇流咽,说古今兴灭。”《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清明这天打秋千的最初主要是女性,尤其是闺中女子,因此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后来,荡秋千逐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荡秋千让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把病毒荡走飞走,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在山东胶东一带还有两种特殊的秋千:一是旋转式秋千,先在地上栽一木桩,桩上放一转盘,绕转盘系麻绳四对,搁置木板,戏者坐于木板上,用脚蹬地产生动力使之旋转起来,停飞自动。二是纺车式秋千,此种秋千因形似纺车而得名,两端各坐一人,旁边有人助动,旋转如风车一般。

        清明是处插垂杨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宋代诗人宋伯仁的《清明插柳》道出了清明节插柳风俗。

        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的谚语。清明戴柳、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清明时节,人们为防止鬼的侵害,在大门上插上柳条,在头上戴柳。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之说,人们认为柳条有避邪的作用,能退却鬼魂,故称柳为“鬼怖木”。在魏晋时代即有此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唐代形成风尚,《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说:“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到了黄巢起义时约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所以有“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之说。唐朝诗人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韩翃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都记述了清明插柳习俗。

        清明前还把井沟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上插上杨柳条。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郑学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