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年(嘉祐六年),26岁的苏轼参加制科(选拔官员)考试,名列第三等(共分五等,一、二等为虚设,第三等就是最好的成绩)。11月,春风得意的苏轼以大理评事签书的京官身份赴凤翔府任判官,即州府的幕官,主要职责是辅助州郡长官处理文书工作,兼理民事案件等。知府宋选久仰苏轼文才,对苏轼十分关心爱护。苏轼在公事之暇,游览了凤翔的文物古迹和园林名胜,写下了著名的《凤翔八观》诗。不觉到了1062年岁末,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过年已不现实,于是写了《馈岁》《别岁》和《守岁》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他诗的原题曰:“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苏轼在这三首诗中回忆家乡除夕的风土民情,抒发了怀土思乡和想念亲人之情。
《馈岁》描写的是年底馈岁习俗。北宋时,进入腊月后,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至于馈岁盘合、酒檐羊腔,充斥道路。”苏轼诗曰:“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一年过去了,乡亲们在农事上互相帮忙,大功告成,年末相互赠送礼物,不计多少,各随财力,表示心情而已,免得造成遗憾。“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馈岁之礼,贫富有别。“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有钱人追求的是奢华侈靡,盘鲤、笼兔、彩绣耀眼;“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贫者不能像富人那样华靡,只能拿出自己舂磨的米面做成的饼儿、糕儿作为小礼物送人。一幅络绎不绝、情趣盎然的岁末馈送民俗图跃然纸上。在展示淳朴的乡风民俗的同时,还揭示了社会上贫富悬殊的不公正现象。在异地咏唱家乡风俗而无人应答,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别岁》描写的是辞岁习俗。除夕,亲友间互相拜谒祝福,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等,谓之“辞岁”。明代刘侗、于奕正编著的《帝京景物略》说:“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清人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曰:“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云:“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谒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谒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苏轼诗曰:“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亲朋好友别离,还有重逢的机会,岁月走了,可不能再来了,感叹岁月的珍贵,“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苏轼在诗中描写了别岁欢饮的场面:“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苏轼没有停留在别岁风俗的描写上,而是通过铺垫咏叹岁月的伤别和容颜的老去。“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将别岁习俗表现得如此深沉和跌宕,令人感慨万千。
《守岁》所表现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新年寄以美好期冀。守岁又称“熬岁”“熬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之“守岁酣饮,送旧迎新”载:“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唐人李淖的《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描写。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苏轼在诗中描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一家老少在一起守岁的情景描写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苏轼希望弟弟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与自己在两地共同守岁,共惜年华,相互勉励。苏轼把守岁习俗描写得波澜起伏,意味悠长,体现了守岁的积极意义。“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是人们守岁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