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香)1月11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2020年(第三届)中国出版创新年会在京召开。会议以“出版创新与出版融合”为主题,围绕新闻出版业在新时代如何推动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如何推动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增进行业交流。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许正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咸秋,广西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韦家武,广西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骏、施伟文,广西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张艺兵,以及来自全国各出版单位、相关机构的领导及骨干编辑代表、新闻媒体等与会。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秘书长敖然,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杜贤,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吉述,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钟君,云图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东斯麦尔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铁男依次发表了演讲。
敖然回顾了过去十年,出版业在数字出版和融合出版方向上做过的努力和探索。在这个阶段里,有170多家出版社基本上完成了优质内容的聚合,盘活了出版资源,再造数字出版流程,提升了技术应用水平,开发了数字出版产品,丰富了产品表现形式,探索建立网络新型服务模式,推动了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当下,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转型增效的新路径,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出版融合是一个系统复杂、实施周期长、见效慢的精细工作,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不能只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一种技术,而不从内容、传播、用户和管理等角度上去推动融合。
杜贤表示,从2013年到现在,人卫社形成了八步跨越。第一步,把最全的产品、占60%的教材实行了数字化转换,形成了国家数字化教材;第二步,慕课平台建设,成立全球第一个专业慕课平台,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第三步,利用局域网、互联网和网络整个的数字化,深度融合,消除校院围墙,形成一个共同构建的人卫开放大学;第四步,人卫教材高度融合、系列融合;第五步,构建人卫智慧平台,也获得了国家认可;第六步,AR、VR、3D系列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七步,人卫人工智能升级服务;第八步,做到万物互联/万物融合。杜贤认为,未来的出版融合方向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创新整合内容、数据、平台、技术、服务等各方资源,坚持内容为“王”,创新技术为“后”;构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深度融合发展的生态链和生态圈。未来,人卫社将持续推进研发“人卫系列”助手,服务1200万专业医务工作者;持续推进研发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服务14亿人民群众;坚持大数据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先行先试5技术,做好技术卫生健康的工作。
作为地方出版集团的代表,宋吉述主要结合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来谈关于5G对数字出版、传统出版的影响。在他看来,5G速度快、低延时,既给出版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是,音视频消费大幅度提升,音视频高端化发展成为必然;在线互动变得更方便;人工智能与AR/VR技术的发展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与影响。问题是,目前知识付费排名靠前的作品多为网络文学,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平均200万字以上,而一部社科类等专业作品大概二三十万字,所以网络文学可以大量免费听,免费听七八十万字不要紧,如果传统图书20万字还没有收费就已经结束了,怎么能使用户既能有更好的体验,又能使出版社获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可能给出版业带来运营模式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版社到底处于什么位置?这一问题也应该再思考。
钟君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IP创作的动画片《领风者》、电视综艺读书节目《马克思靠谱》及其主题曲、舞台剧《信仰的力量》三个例子入手,表示,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必须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做曲高和众的产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郑铁男对出版业如何转型做互联网平台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应由编辑主导,设计数字平台。编辑要加速转型,一个(出版)策划编辑就相当于(互联网)产品经理,坚持“内容为王”,一定要以编辑为主,让他们主动把内容与技术进行结合。作者也是用户,要让出版社、用户、技术公司一体化发展。
本次会议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下,共同探讨了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式、机遇与挑战,对新时代出版业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出版传播格局,提升精品内容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