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谱丛编·上海卷》,周德明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是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记述本宗族世系、人物、事迹,反映本宗族繁衍过程的历史图籍。
中国家谱源远流长,最早能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的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而甲骨、青铜器上的世系也可认为是家谱的雏形。西周时期,以《世本》为代表的谱系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家谱的正式诞生。此后,伴随世家大族与庶族地主的政治博弈,家谱修撰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十分兴盛。宋元两代,家谱完成了从政治工具向发挥“尊祖、敬宗、收族”等道德教化功能的转型,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格局。明清及民国时期,家谱得到了全面普及,数量巨大。根据《中国家谱总目》的著录,当今存世的5.2万余种家谱中,绝大多数是清代、民国时期编修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又出现了编撰新家谱的局面。
21世纪以来,家谱的影印与汇编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许多收藏单位和个人都推出了他们收藏的家谱文献,以飨读者。其中,国家图书馆编纂的《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早期稀见家谱丛刊》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名人家谱丛刊》等,天津图书馆的《天津图书馆藏家谱丛书》等大型文献都是家谱出版领域的代表作。
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机构,总计达3万余种,30余万册,涉及365个姓氏,其中张姓、陈姓、王姓、李姓、吴姓均在500种以上,还有90余种冷僻姓氏;家谱涵盖中国近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另有近300部明刊本、明抄本家谱以及部分家谱稿本和纂修底本。
说起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首先要感念终生以“收书、编书、印书”为己任的老馆长顾廷龙先生。顾先生是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20世纪30年代末,他不忍江南文物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肆意掠夺,毅然回到上海,与张元济、叶景葵等先生携手创办了合众图书馆,以保护濒临毁灭的珍贵文献,同时也开始了家谱的收藏与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家谱因被视为“封建余孽”而惨遭销毁,顾先生为此心急如焚。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当时的“文管会”终于被说服,同意上海图书馆对家谱等历史文献进行民间“收购”。于是,顾先生马上组织职工赶赴十多个省、市,从造纸厂、废品商店以及广大百姓手中抢救、收集到了堆积如山的家谱文献,拉开了上海图书馆大规模入藏家谱的序幕。特别是在1955年秋,顾先生在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采购的一大批浙江省遂安县(今属淳安县)的废纸中发现了总计达到一吨重的文献资料,实属难得。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经顾先生组织抢救、入藏上海图书馆的家谱共计8000余种,4.77余万册。
1958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合并,顾廷龙先生担任馆领导,直接负责历史文献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家谱文献的采购、收集工作。他组织特藏部的工作人员远赴安徽屯溪,采购了5700种家谱文献,近2.8万册。“文革”期间,上海图书馆又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了捐赠家谱1250余种,近1.02万册。
改革开放以后,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图书馆进一步加大了抢救历史文献的力度。从1995年至2008年,共采购家谱文献6073种,9.6万册,成就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的宏大规模,上海图书馆也获得了“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中国家谱半壁江山”的美誉。
不过,相较于国家图书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等知名家谱收藏单位,作为家谱收藏重镇的上海图书馆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家谱原本影印集成类著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地展示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的风貌,为了完成老一辈“上图人”的宿愿,天津古籍出版社有计划地推出了《中国家谱丛编》。
《中国家谱丛编》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立卷,各卷家谱编排均以谱主姓氏为序。每卷第一册设有本卷总目录,各分册设有分册目录;每部家谱前撰有简明提要,包括谱籍、谱名、卷数、纂修者、时代、版本形态、册数、始迁祖、名人等基本内容。《中国家谱丛编》均按各家谱原色影印。所收家谱,除稀见珍本外,原则上不收残本。同一个家族编撰的不同版本的家谱均保留成书时间最近、相对最完整的版本,以增强家谱查阅的效率。《中国家谱丛编》是继《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馆藏家谱书目数据库”项目以及《中国家谱总目》之后又一部具有家谱研究里程碑意义的大型文献集成。
在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访故里、访故旧、访祖国的“寻根热”成为了一股时代潮流。在众多寻根人士中,长期漂泊海外的侨胞的寻根心理最为强烈,他们对祖国和家乡怀有亲情,渴望谒祖寻根。而记录系统、翔实的家谱正是人们寻根问祖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都在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家谱丛编》的推出必将会成为连接祖国大陆与海外华人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