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婚姻要义

    安宁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2月11日   03 版)

        《礼记》有言:昏礼者,礼之本也。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无怪乎婚姻关乎个人福祉,体现国家民族性状,亦为中外文学所青睐。乔伊斯的《往生者》、劳伦斯的《菊之香》、莱辛的《十九号房》皆是二十世纪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者不约而同的以爱和婚姻为主题。

        《往生者》讲述了一对夫妇参加圣诞舞会的经过。舞会呈现出爱尔兰富美的文化,包括它的音乐、舞蹈、美食、风景等。但是,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掩藏了多层次的矛盾和不谐,如审美的不同、政治的歧见、信仰的破碎、新旧的差异、内外的交迫、生死的逼问,等等。人们掩饰不和,相互追捧的丑态,让人看到爱尔兰虚伪、枯竭的精神状态,就如那飘飘而下的大雪,将一切覆盖入沉寂。而在这节庆描写之下,尚有一条隐性的叙事进程,即加百利的夫妻关系:加百利一心渴望妻子,却发现,妻子心中装着一个为她而死的十七岁少年。在强烈的嫉妒、愤怒之余,加百利的灵魂得以开启: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个往生的少年,用尽生命的力量去爱一个人呢?

        婚姻中爱的缺失,在《菊之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菊之香》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出身小资产阶级的劳伦斯的母亲,对身为矿工的丈夫百般不满,甚至于让孩子们去恨他,咒其死亡。在自传色彩极浓的《儿子与情人》中,保罗每晚祷告:“老天啊,求求您,让我的父亲死在井下吧!”好像《菊之香》是二十出头的劳伦斯,遂了母亲的心,让小说中不为妻子所爱的矿工,死在井下。当矿工半裸的尸体被搬运回家,妻子伊丽莎白一点一点地擦掉他身上的煤土,为他换上洁净的衣裳。看着他健硕无辜的躯体,妻子心中,涌起深深的悔意:他们身为夫妻、生儿育女,但她眼中却从未看见过真正的他---一个有着健美身躯的男人,反倒是长此以往跟一个想象中的丈夫殊死搏斗,从未想过“丈夫”这个标签背后的男人是谁,他的渴求和需要是什么。现在,他如愿的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被扼杀了。

        《十九号房》像是把婚姻中那看不见的杀手捉住了。这篇小说,娴熟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自由穿梭在苏珊自我意识的内外,细致入微地描摹一个家庭主妇陷入癫狂直至死亡的过程。苏珊和马休属于知性人群,内外都很精致;丈夫是主流报刊的副主编,妻子是成功的广告设计师。孩子出生后,苏珊成了一幢花园洋房的女主人,做起了“居家天使”,夫妻两个默契地、漂亮地完成各自的角色扮演,丝毫不会搅动内心的波澜,直到有一天马休出轨,苏珊的理性无法再把潜藏的情绪拘管,内心世界出现了坍塌。那么,扼杀婚姻个体的杀手是谁呢?根据荣格的观点,是社会期待的角色扮演。荣格认为,社会中的我们,都配戴着人格面具,与各自的身份相称,如妻子、丈夫、记者、作家、医生、教师,等等。如果我们过度认同自己的社会身份,过分投入社会角色的扮演,会导致真正自我的消弭甚至是死亡,从而造成极度的内在空虚。苏珊的悲剧,正在于此。当发现维系夫妻关系的忠诚不再时,苏珊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支撑生命,从而走向了死亡。

        自从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的潜意识,马斯洛阐释了人类需求的不同层次,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定位,比如传宗接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个体的需求和对自我的认识。眼下,要明了婚姻的要义,需要有一种洞察的能力,让人能够透过社会角色的扮演,看见角色标签背后的人,知道他/她作为个体的存在和需求,从而把他/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去爱,夫妻双方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实现身心的结合,获取婚姻的幸福。爱,或许就是知道有对方这个人,明白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心会有的需要和渴求,从而愿意付出心意和努力,让他/她的生命圆满。有爱的婚姻,夫妻彼此成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