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文人画像

    罗雪村/作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1月13日   03 版)

        陈梦家先生画像(毛笔·墨)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展》上第一次看到他,相片上的他眉目清正,相貌温良,真真是一位风雅美男;还有书影,才知道他是新月派诗人。钱穆先生说起当年赵萝蕤为何嫁给他:“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

        1932年的一天,他在北平青年会发表《秋天谈诗》的讲演:“让我们个人的感情渐渐溶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我们的声音化作这大群人哀泣的声音,不只是哀泣,还有那种在哀泣中一声复兴的愿望……”同年2月,他亲临淞沪前线,并写下诗篇《在蕰藻浜的战场上》……

        然难以想象的是,他又在古史、古文字和古籍研究等等领域建树颇丰,成为学界一代大家。其妻说他“时而理性清明,时而感情激动”,这或许正可验证其诗人与学者、浪漫与谨严的双重性。

        自古文人名士多有仙仙然出尘之致——那年,大军已逼近北平,城里的遗老遗少们纷纷逃亡,他全然不觉,而陶醉于为清华筹备博物馆“捡漏”……那些年,他命途多舛,却仍将故宫900张铜器拓片与夏商周“三代”的著录一一核对,协助甘肃省博物馆整理武威汉墓出土的简册并开始汉简研究,还对西周青铜器断代重新研究和器铭考释……

        忽然想到美术馆后街22号赵萝蕤故居,那些年我坐电车经常往来于这条大街,有一站就在赵家院墙边,后得知他收藏的一些文物就珍藏于此。惜2000年这座明清院落被拆毁。

        他死于1966年,时年55岁,其挚友王世襄先生说:“如果天假其年,梦家幸逃劫难,活到今天,我相信他早已写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这个题目轮不到我去写,就是想写也不敢写了。”

        “可惜”这两个字,王世襄先生说了很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