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中华书局启动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工程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1月13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11月8日,中华书局举办纪念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座谈会,并宣布启动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工程。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标点本《资治通鉴》修订工程将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领导的团队承担。近年来,该团队已完成点校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修订本,并开始进行点校本《旧唐书》修订工作。这次修订的基本目标是从“标点本”升级为“点校本”。原标点本《通鉴》的工作重点是标点、断句,只吸收前人校勘记而未做校勘,本次修订则要彻底调查《通鉴》版本源流,选定善本作为底本,进行符合现代整理规范的全面校勘。

        标点本《通鉴》是新中国最早组织开展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标点本《通鉴》取得了非常高的学术成绩,但受时代所限,以今天的学术标准来看,仍有一些不足。而该版本出版六十余年来,除曾在20世纪70年代据吕叔湘《〈资治通鉴〉标点斠例》挖改了部分标点讹误外,基本未作修订。这次修订将努力为学术界提供一个符合现代学术标准的升级本。

        会上,宋史专家、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以《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司马光生活的时代》为题,从北宋中期的政治格局、士大夫文化中的“资治”意识两个方面,分析了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政治和文化背景。陈尚君的报告总结了司马光编纂《通鉴》取得成功的六点原因:曰皇帝支持,曰知所进退,曰助手得力,曰史观通达,曰方法得体,曰亲力亲为,缺一则难以蒇事。他还认为司马光编纂《通鉴》的意图,不仅要给当代和后世的君臣提供治理国家的参考,从《通鉴》对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进行的细大不捐的叙述、考证,可以看到司马光在追求历史真相、还原历史过程方面,与现代学术之务明原委精神完全相通,而能超越在他前后的几乎所有史家。

        出席会议的还有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教授罗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陈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郭立暄、浙江大学副教授真大成等史学界、文献学界专家,以及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总编辑顾青、副总编辑张继海等。与会专家对标点本《通鉴》修订的具体方案作了交流。郭立暄发表了题为《元本通鉴胡注校余述略》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图书馆藏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元刻初印本这一学界以前不了解但却为当前最适合作为《通鉴》点校底本的善本。修订团队代表、复旦大学副教授仇鹿鸣向大家报告了修订的初步方案,包括底本调整与通校本的选择,校勘尺度的调整,补入司马光《通鉴目录》,及体例调整设想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