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京沪评论家热议程德培、吴亮两部新著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16日   02 版)

        本报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重要的不是‘轻舟’而是‘万重山’”,由作家出版社、上海作家协会主办,《上海文化》杂志、《思南文学选刊》杂志社协办的“批评的年轮——程德培、吴亮新书首发暨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引用李白的诗句向两位评论家表达敬意,他认为,“万重山”象征着吴亮和程德培的文学成就以及留给后来者的启示意义。

     

        2019年,作家出版社分别为吴亮和程德培出版作品集《或此或彼(1985-2015)》与《黎明时分的拾荒者》,既是重新的梳理,更是表达对文学的致敬。三十余位评论家、作家共同探讨吴亮和程德培文学批评的经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今天重读吴亮与程德培的文章,发现文中透露的文学信念没有过时,历经时间考验,存在着强大的针对性。程德培的作家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把作家论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批评事件。而从吴亮的书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个人色彩,某种程度上读他的书是一个思想经受挑战、冒犯和与他争辩的过程。

     

        作为吴亮、程德培四十多年的好朋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吴亮就像一把尖尖的锥子,锐气逼人,在针对文学界刻意回避的地方提出问题。而程德培恰恰相反,选择沉浸在文本解读中,通读作家的全部作品,然后细致地完成长长的作家论。不过,无论是吴亮还是程德培,“他们都完全是用一种初心、真心面对文学,他们的文学批评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和选择性,是我们的榜样。”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如果说吴亮锐利、虔诚、充满感悟力,仿佛“在空中飞翔的鹰”,程德培则信念坚定、追求完美、孜孜不倦,更像“一匹识途的老马”,能够把对一个作家的书写,变成对这个作家一生的交代,把对一部作品的书写,变成对一个完整世界的交代——这实在需要长跑的精神。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