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的红星

    胡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25日   01 版)

        1938年初,有两部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故事的著作在“孤岛”上海几乎同时面世,一部是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一名《红星照耀中国》),于2月10日以复社的名义出版,另一部是林轶青编著的《中国的红星》,于2月25日在新中国出版社出版。两书出版时间相隔半月,可谓姊妹篇。前者甫一问世,至今畅销不衰;后者则湮没无闻,直到80年后华中师范大学李良明教授慧眼识珠才得以重新整理出版。

     

        关于本书的作者林轶青先生,李教授多方考证后仍无结果,令人遗憾。但从该书字里行间对“红星”给予的赞美,以及洋溢的爱国之情,断定作者为同情共产党的爱国知识分子,大抵不差。特别说明的是,在那个非常时期编著出版本书,且以“红星”命名,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或许正是出于此原因,该书才“隐身”半个多世纪之久。

     

        《中国的红星》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题为“过去的红星”,计31篇,主要介绍已经牺牲(或下落不明)的31位中共早期领导人和红军将领;下编题为“现在的红星”,计19篇,主要介绍了19位当下(指1937年)中国共产党重要人物,含丁玲、贺子珍、蔡畅3位女性。该书“摭拾旧闻,参考国内外秘密刊物”,以区区十万言记述了50位活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人物的英勇事迹。据作者自述,编著此书的目的有二:一来提振抗战士气,二来彰英烈之身世,餍读者之渴望。

     

        本书为新闻性报道作品,“以新闻体之浅近文言出之”,文字活泼,可读性强,尤其是对红星的形象、性格、细节动作的刻画入木三分,令人读后印象深刻。其描述毛泽覃,“容貌与泽东酷似,惟身材较瘦,脸盘较长,皮肤亦较白皙,此为唯一不同之处”;描述段德昌,“虽有猛将之名,却无猛将之实,为人彬彬儒雅,容貌白皙,眉目秀丽,望之俨然一翩翩美少年也。若易以女装,混入裙钗队里,直足以乱真。见之者均以为不知谁家少年公子,绝对无人想及其为红军猛将也”;描述恽代英,容貌“酷似朱执信,不特此也,即其性情形为,亦与朱执信相似,惟恽较为滑稽耳”,“对于《向导》《中国青年》等规定之文章,常于午夜瞌睡之际,始奋起天才,振笔出之。又恽在如此忙碌之中,往往无暇整容,须发皆张,常如猬戟也”;描述邓中夏,“在写文章时,嗜吸纸烟,常于某晚为《中国青年》写稿,自七时半起至夜一时止,共吸去大仙女牌纸烟九包,并且只用过一根火柴,一时共党中人,莫不引为趣谈”;描写朱德,“容貌颇似鲁迅,身材颀长,但并不胖,一典型的将军风度也”;描述彭德怀,“身材魁梧,声若洪钟,其壮望之宛若一农民”。此外,对红星的评价也较为平允公正,如称张太雷为广州起义“主角”“第一要人”,周逸群为“贺龙的灵魂”,李立三为“盲动的楚霸王”,瞿秋白是“书生领袖”,毛泽东为“中国列宁”“全国人民心目中所属望之第二领袖”等,还罗列了“红军四大天王”(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四大金刚”(张国焘、毛泽东、恽代英、于树德)、“广东农运三杰”(罗绮园、彭拜、阮啸仙)、“湖南三杰”(毛泽东、郭亮、夏曦)、“共党三杰”(陈延年、赵世炎、李立三)、“共党四大文学家”(瞿秋白、沈雁冰、沈泽民、张闻天)等吸人眼球的名号。

     

        何谓“红星”?红星本指红色五角星,源于苏俄,后演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符号,广泛被各个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国家和组织所使用作为标志。“红星”一词何时传入中国,尚未考证,但就笔者所知,1931年底在江西“红都”瑞金创刊的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最早的机关报——《红星》报就以“红星”命名,而1924年1月1日创刊的苏联国防部机关报亦与之同名。

     

        作者在《序言》中指出“中国之有红军,前后不过十年历史,但红星之活动,则已将近有二十年之久。”先有红星,后有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于1928年5月25日正式定名,至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前后正好十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任北大教授的李大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于1920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吸收了高君宇、邓中夏、张国焘、刘仁静等进步师生。与此同时,陈独秀也在上海建立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北京和上海成为早期共产党活动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红星”也大多来自于此,至1937年已活动接近作者所说的“二十年之久”。根据所选的50位人物可知,本书中的“红星”特指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物,既有领袖、军事将领,也包括文学战线和隐蔽战线等部门的核心成员。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然而,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和历史的检验。从1921年到1937年,即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探索时期,发生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抗日抗战、红军长征、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外在斗争环境极度严峻,党内“左”“右”矛盾斗争激烈,中国革命处于最危急的时刻,绝大多数党员经受住了考验,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张太雷、黄公略、毛泽覃、方志敏、瞿秋白、陈延年、恽代英等英烈,成为一颗颗闪耀千秋的“红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对于“红星”的取舍标准,作者的态度非常鲜明,但重名节,不重出身,“意志薄弱,认识错误,歆慕荣利,中途变节者,悉摒而不录”,如陈独秀、周佛海、陈公博等均未收录。其所收入者,为献身革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牺牲精神之一时俊彦。其中,张太雷、周逸群、许继慎、黄公略、毛泽覃、阮啸仙、刘伯坚、段德昌、方志敏、彭湃、旷继勋、瞿秋白、陈延年、苏兆征、恽代英、萧楚女、李硕勋、邓中夏等18位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亦可见作者眼光独到,极具前瞻性和预见性。

     

        囿于时代所限,书中将当时还健在的邵式平、李立三、于树德三人列为“过去的红星”,向忠发、王明、张国焘三人列入“现在的红星”,显然不妥。书中还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不实之处,如将战死的周逸群、死于“肃反”的段德昌说成病逝、把许继慎死于“肃反”误为当成叛徒处死、将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陈毅误为叶剑英等,经李教授订正的就有三百余处,且存在少些错漏字等校对不够严谨的情况,希望重印时订正,使该书更为完善。然而,本书却是目前所见第一部国人编著的专讲中国红星故事的作品,也是一部保存早期中共领导人的生平事迹的重要文献资料,更是中共早期历史的珍贵记录,对于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意义重大。

     

        林轶青编著:《中国的红星》,新中国出版社,1938年。

     

        林轶青编著;李良明评注;姜小平收藏:《中国的红星》,人民出版社,2019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