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精神读本》跨界出版记:今天为什么需要阐释“中国精神”?

    何雯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25日   06 版)

        一个大国,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都有拿得出手的读本。美国有美国读本,法国有法国读本,德国有德国读本,一个国家有了拿得出手的读本,把自己的精神、文化内核,准确地用通俗的方法表达出来,说明这个国家文化的成熟和自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蒸蒸日上的精神内核。把“中国读本”和“中国精神”结合起来,就诞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部恢弘的著作——《中国精神读本》。

     

        这是一部汇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正气的图书。从题材上来说,它集结了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这140多年间,中国近现代史上百余位风云人物的心血之作,其中包括孙中山、梁启超、鲁迅、毛泽东、邓小平,等等。他们书写爱国情怀,表达崇高的革命理想,情感饱满,演奏出了时代最强音。多少艰难的抉择都凝结在这一篇篇的佳作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以及独特的精神底蕴,让人受益匪浅,是一本值得全民熟读的精神读本。

     

        9月1日,该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新书发布会。现场我们感受到的是,八旬“老人”、主编王蒙对这部作品慷慨激昂的推荐;身兼企业家和学者双重身份的总策划人沙烨对这部作品的拳拳赤子心;清华大学教授王绍光领衔的学界编委会的严谨与专业;陈一丹(腾讯集团主要创始人)、程维(滴滴出行创始人)、杨浩涌(车好多集团创始人)等众新经济企业家代表的社会责任感和热血。

     

        传统与跨界的出版尝试

     

        《中国精神读本》不光有厚重的精神内涵,而且它的出版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是由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的果麦文化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共同策划的。2018年年底,果麦内部组建了选题委员会,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担任组长,坚持把社会效益作为第一责任,《中国精神读本》的选题策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不仅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国有出版社和民营出版公司在资本和内容两方面战略协作的典范。

     

        《中国精神读本》不是个单纯的封闭项目,策划方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共同参与。它集合了强大的社会力量——陈一丹基金会、滴滴出行董事长程维、威马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晖、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顾问王民明、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车好多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浩涌、哈啰出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磊等等,他们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把推广、弘扬中华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还纷纷订购了大批的《中国精神读本》,作为企业员工的阅读书单,进一步扩大了本书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策划出版全流程

     

        作为献礼新中国70周年的作品,《中国精神读本》不仅是诚意之作,也是厚重之作。为了它能够在十一国庆之前顺利出版,策划人、编委会以及出版机构的工作人员付出了数百天的辛勤工作。

     

        浙江文艺和果麦文化在什么样的原因和契机下合作推出了《中国精神读本》,在策划和编辑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事情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书为什么能让文化界、商界等不同领域的名人协力推荐?

     

        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邱建国表示,浙江出版集团投资果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对接具体的合作。两家合作单位共同组建了社会效益选题委员会,由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担任社会效益委员会主任,在国有出版社跟民营公司的合作里可能是首创。

     

        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路金波介绍说,一开始总策划沙烨找到他,他再找郑重。他们三个年龄相仿,沙烨从事投资工作,路金波介于媒体和商业之间,郑重则是体制内的青年干部,“我们策划这本书的痛点来自哪呢?就是中国人特别爱吵架,连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好都要吵一架。我们想,能不能向古人学习,呈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呢?于是,我们把过去的历史文献找一遍,取最大公约数,取出来是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爱国,第二个姑且叫改革”。

     

        在路金波看来,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是溶解在基因里的,不论是哪个派别,什么时候的思想家、学者、革命家,谁要是背弃了民族和国家,谁就是民族的罪人。所以,中华文明才成为了世界几大古老文明里面唯一一个没有间断的文明。至于改革,是因为确实日子过不下去了,不变的日子过到头了,所以救亡、图存,总之要变化。这个变化的精神也是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的,一直到今天,我们称为“改革精神”。

     

        于是,编委会从8000篇里取2000篇,2000篇里取400篇,400篇里最终取100多篇,主线就是这样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编委会特别强调选文的文学性,一定要好读,作为大众出版,如果不好读、读者不看,做再庞大的工程,也失去了对读者的影响力。

     

        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补充了一个细节。在两家图书出版机构合作过程中,几乎都是把“老大”当小兵来使。总策划沙烨看过每一篇文章,再和王绍光教授逐篇讨论,并且本书的前言也是他亲自撰写的。

     

        其次,《中国精神读本》涉及诸多的版权问题,要找到作者本人,或者找到作者的亲属,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整本作品的版权落实问题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亲自主导,逐个打电话、发邮箱、寄信等,才把版权全部落实。

     

        瞿洪斌这些年在公司里主要是做管理工作,具体的编辑工作已经很少做了,但是为了这本书,他也是和编辑一起打磨,不管是封面、字号、字体、颜色,活动背景板用这张图还是用另外一张图,广告文案用这一句还是那一句,都亲力亲为。

     

        提到《中国精神读本》的出版,瞿洪斌数次提到一个人,沙烨。他说,此书能够出版的最大功臣之一,是总策划沙烨先生。由于他的发起,才有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出版工程。

     

        沙烨如是和记者阐述当时的策划初衷:“我家的书架上曾经放满英文著作、西方名篇。当我回望父辈们经历过的那个时代,才发现手边材料寥寥可数。从去年五月开始,我们启动本书的编写工作,编写过程历时一年有余。”

     

        他进一步补充道:“我们共同属于一个古老的文明,这个文明拥有绚丽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曾百家争鸣,我们有唐宋盛世,我们能远征西洋。我们曾经分裂,但总能回归统一。我们曾被异族侵略,但文化却融合而愈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这精神将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新的征途中继续创造历史。”

     

        《中国精神读本》收录了从甲午战争到改革开放,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诗人的代表作。该书用第一手的文字,显现人物的思想,还原历史的真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的前行的指明灯。

     

        诠释中国精神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以时间为序,每年选两到三篇名篇,是很难的事情,因为近现代以来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编选的难度很大,必须把文献的知识、线索、脉络吃透才行。把最值得大家记住的,最闪光的,最能代表作者思想、文化精髓、气魄的(选篇)做出来,编委会确实很花了一番功夫。

     

        “《中国精神读本》的编选、出版体现了中国精神,选本反映了选家的品位、学识和眼光。”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编辑家在古代叫选家,会选书的人是很了不起的。在中国古代,比一般学者学问要高的,才是选家,才能到翰林院做编修。用这个眼光来审度,《中国精神读本》体现了独具慧眼的选家思维。在聂震宁看来,中国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具有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与转化的精神,以及卓越的包容性等。此书选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精神的特点和内涵。

     

        主编王蒙先生更是对自己的“孩子”赞不绝口。老爷子年过八旬,但是在人民大会堂新书发布会的现场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发言慷慨激昂,引得场下观众忍不住鼓掌以示敬意。

     

        王蒙说:“我们越来越关心文化,我们谈文化自信,谈传统文化,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呢?现在有很多节目都深受欢迎,《舌尖上的中国》是食文化,《诗词大会》是诗词竞赛,都做得非常的成功。但我们能不能够把它们概括一下,能不能够把它们综合一下,能不能够抓住中国精神?这可是个大题目。”

     

        王蒙回忆,原来赵启正同志跟他说过,赵启正和一批教授到国外去讲中国文化,一个外国人提出来了,说是整天听到你们中国人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否请你们概括讲一讲,是怎么个博大精深法?所以编这么一本书,是大家急需的一件事情。

     

        在王蒙看来,中国精神从《周易》说起可以,从《论语》说可以,从《道德经》说也可以,或从宋明理学、新儒学说,也是一条线索。他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精神是是一种拒绝西方式的“森林法则”的精神,是以孔孟为代表的一种圣贤的精神,是奉献的精神,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在近现代这一批思想家、文学家、大知识分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文化的精神,士大夫的精神,君子的精神,救亡的精神,救国的精神,也有追求现代化的精神。

     

        “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在此之际出版《中国精神读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上,中国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以不怕远征难的信念不断前行。今天,我们仍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朝气蓬勃迈向旧貌换新颜的明天!”这是王蒙最后的结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