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国学精粹添新编 大家小书见真知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8月14日   18 版)

        本报讯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国内古籍整理出版的大社,今年又有一批新成果面世:三十巨册、为世界最长史诗的《格萨尔文库》;两百多万字、摸清家底的《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总目》和《中国少数民族家谱通论》;清代诗学文献汇编工程的首批成果《清诗话全编》的顺康雍卷;著作等身的民国经学大家唐文治先生的著作汇编;汇集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全部文献的《陈献章全集》;体现考古新成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新入藏墓志》和再现丝绸之路珍稀文物的《俄藏龟兹艺术品》,等等。另外,四巨册《民国上海通志稿》也将在上海书展期间整体首发,使得“上海发展的民国背影”愈发清晰。

     

        在传统文化普及方面,上古社也积极探索“让名家亲近读者,使学术不再深奥”的“轻学术”之路。“蓬莱阁丛书”自1996年开始出版,汇集晚清民国学术大家具有开辟意义的精短著作,辅以当代名家的系统导读,久已享誉学林,书展期间,精选的三十余种“蓬莱阁典藏”将集中亮相。新著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衣若芬《书艺东坡》是一本有趣而好读的学术书。作者通过“文图学”的全新视角,选取了苏东坡富有代表性的的五件书法作品:题跋最多的《天际乌云帖》、评价最高的《黄州寒食帖》、内容最为玄妙难解的《李白仙诗卷》、尺幅最长的《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合卷,以及临终前数月写成的《答谢民师推官论文帖卷》,串起了苏轼在杭州、定州、黄州和岭海的故事。而《中国古代纪时考》是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多年来研究、讲授古代纪时问题的结晶。该书将天文历法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普及文史知识的料真货足的“大家小书”。

     

        继去年出版林梅村教授《观沧海:大航海时代的文明与冲突》,近来思想活跃的史学家们的学术随笔集成了上古社的选题聚焦点。沈卫荣教授是一位有国际视野的史学家,他的新著《大元史与新清史》围绕元明清王朝的历史聚焦点,展示史家眼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揭开被误解的藏传密教的真实面貌;而另一本专著《回归语文学》则尝试通过研究黑水城出土汉文、西夏文佛教文献,吐鲁番出土畏兀儿文佛教文献和元、明两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寻找和确定这些文本所依据的藏文原本,最终来重构11—15世纪藏传佛教在中原和西域地区传播的历史。另外,美国塔夫茨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许曼的《跨越门闾: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为中国古代社会性别史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今年书展,上古社还准备了一批装帧精美的艺术类图书,有展现民间艺术瑰宝的《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有裸脊装订、用书法笔意绘花鸟万物、用散文笔调释读《尔雅》的《温文尔雅》;还有清代孙温花了36年绘成的画册《梦影红楼》的经折版。

     

        今年上古社的书展活动对于诗词爱好者和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亦是一场盛筵:既有唐宋文学研究大家陈尚君教授和周裕锴教授的“唐风宋韵:漫谈唐宋诗”的对谈,又有诗词大会命题人方笑一教授等“唐宋诗词散文品读书系”的首发签售会;既有书法名家沃兴华先生的书法论著集的签售会,又有用魏碑体写意的青年画家沐斋的“从苏轼的覆盆子到蔡襄的林檎花”讲座,等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