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从论文“踢篮球”看学术道德底线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8月14日   08 版)

        “华中科大副教授写篮球论文抄足球论文:篮球是踢的”。近日,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一则《撤销学位公告》。公告称,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审核、认定万某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学校决定撤销万某硕士学位,注销其硕士学位证书。7月24日,针对场馆主任万某抄袭论文被取消硕士学位一事,华中科技大学回复称,校方已启动处理程序。(7月25日上游新闻)

     

        篮球论文竟然抄袭足球论文,还冒出“踢篮球”这样具有喜感的字眼。这样的教授还好意思在论文中批评教练员没文化?这样的论文还有含金量吗?此事被网友举报后,万副教授被撤销硕士学位显然不冤枉。随着调查的深入,万某恐怕做不成篮球副教授了。不过,我在想,如果不是“踢篮球”这低级抄袭太有喜感,万某还会被查处吗?

     

        不过,放眼望去,不仅副教授抄袭论文,近年来,就连院士、校长、院长这样重量级的人物也经常被卷入学术不端的漩涡。

     

        除了明目张胆的学术不端、论文抄袭以外,一些教授忙于社会事务、忙于创收,在校外上课、讲学,忙得不亦乐乎。一些教师担任多种社会职务,或者在外兼职。导致搞科研、进课堂的精力被大大挤占,剽窃科研成果,对学生实行放羊管理的大学教师不在少数。在这种大背景下,教授论文造假、学术不端,屡禁不止。最近湖南大学就连爆三起论文抄袭丑闻。

     

        而且,当前的高校科研生态不健康,高校行政化、学术权力化倾向比较突出。不客气地讲,某些高校领导阶层本身就存在学术道德问题,查处学术造假事件,一来底气不足,二来担心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打击学术腐败尚停留在剪矢医伤的水平。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大学越建越多,房子越盖越豪华,但是教授越来越不像教授,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大学校园弥漫学术不端氛围。令人忧虑。大学担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正义的职责。校园论文抄袭成风,不仅有辱学术尊严,还会误导学术风气。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除了教给学生学问外,更有义务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做学问的道德。教授自身学术不端,如何道貌岸然地给师生讲学术道德?

     

        对此,不仅毕业院校湖北大学要正本清源。万某就职的学校也应拿出调查处理的诚意。该追责的追责,该赔偿的赔偿,该解聘的解聘,丝毫不能含糊。更重要的是,大学与相关部门要敢于向学术不端亮剑。只有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刮骨疗毒、正本清源,才有望铲除学术不端的土壤,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维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留住大学精神。

     

        武汉市江汉区 叶祝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