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包括单行本的全10集和精装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品种,备受读者喜爱。了解这套书的人都会知道,它不仅当下畅销,而且是畅销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名牌图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续编《中国历史故事集》,一段出版佳话
1960年代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著名出版人叶至善、遇衍滨等策划《中国历史故事集》,计划一个时期编一本,选定的作者是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林汉达很快写出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并出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成为那个时代通俗历史读物的代表。《东汉故事》写出后,因遇到“文革”而未能出版。而林汉达在1972年不幸去世,这套书的写作中断。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人们对《中国历史故事集》能否继续编下去并不抱信心。
因为,林汉达先生的写作特点非常独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组织材料的“一线贯穿”,或说是“丝线串珠”,即把要讲的故事用一条线索联系起来,不断线,全书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这就需要作者对历史故事的细节非常熟悉,并有巧妙的串接手法。二是口语化的讲述。作为语言学家,林汉达对口语做过精细的研究,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口语化的写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历史故事的最初目的就是“尝试用口语化的方式进行写作”。他的名作《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就是成功的范例,而《中国历史故事集》,更是他对口语写作精益求精的典范。凡是看过这几本书的人,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续写的作者如果缺乏口语化语言的功底和把握能力,就很难达到林汉达的水平。倘若写出的东西,与前几本的“林汉达风格”不一样,是“两张皮”,编者和读者都是不认可的。由此,给续编这套书带来了极大难度。
幸运的是,在1978年,即“文革”后恢复出版业务不久,中少总社来了一位杰出的编辑,就是当今著名的编辑家雪岗老师。雪岗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精通文学语言又熟悉历史,与林汉达的学问结构极其相通。他还对戏曲、曲艺和民间故事了如指掌,对口语词汇也有相当的研究。尤其是,他有长期的写作经验,有适应各种体裁的写法。他进社以后,很快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修订再版,使这几本书定型再版,重现辉煌;接着,又精细加工了尚未出版的《东汉故事》。这样,林汉达写的前四本书就全部出齐了。
在拜访林汉达夫人的时候,雪岗得知林汉达有《三国故事新编》的手稿(50多万字),便提出,把它改写成8万多字的《三国故事》,作为《中国历史故事集》的第五种。这个建议得到社领导的支持,于是雪岗并接受了写作的任务。三个月后,他写出了《三国故事》,在1981年出版。这本书无论在叙述方法上还是语言表达上,都与“林汉达风格”吻合,很多人读后都感到“太像了”,称呼雪岗为“小林汉达”。林夫人也对他说:“你写的就是汉达的东西。”1982年,《三国故事》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评委会主任林默涵先生见到雪岗说:“希望你继续写下去,把这套书写完。就像恩格斯给马克思续写《资本论》一样。”此后,大家都把《中国历史故事集》续写完成的希望寄托在雪岗身上。
此后,雪岗先后担任了编辑室和出版社的领导工作,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续写的事,但他从没有忘记此事,一直在搜集材料,设计提纲。直到退休之后,他才安下心开始写作,创作出了《中国历史故事集》的后五种《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集》从1960年代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终于由林汉达、雪岗两位名家接力完成,成为我国出版界的一段佳话。
历史普及读物怎么写,如何编
读过雪岗续写的几本书,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林汉达风格”既有很好的继承延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选材的扩展。《中国历史故事集》前几本受当时“突出政治”的影响,讲的多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内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极少涉及,就连孔子、屈原这样的文化大家,也只讲他们的政治活动。雪岗续写的后半部,在讲军政大事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文化、科技、思想方面的故事,扩展了社会画卷,开阔了视野,多面地反映了时代面貌,从而丰富了这套书的历史信息和知识。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二十四友”“世外桃源”“修史遭祸”“西邸答辩”,隋唐时期的“礼乐相和”“李杜诗风”“韩柳文章”,宋元时期的“乌台诗案”“填词抒怀”“正气浩然”“大都曲声”,明朝时期的“另类学问”“天下游客”,清朝时期的“学贯中西”“编书毁书”“启蒙先生”等,都是以文学、科技、学术等为主题的故事。雪岗还注意从民间生活中提取素材,如东晋时期的义士郭翻、北朝时期的豪杰高乾、明朝时期的普通妇女王氏、清朝时期的武士哈攀龙的故事,写得非常精彩。这些都使这套书的容量大大增加,丰富多样。
第二是写法的多样化。雪岗在后几本书中,继承了前几本的基本写法,同时又有新的创造。
比如故事的衔接。后半部的五本,仍然用“一线贯穿”的方法组织材料。像《晋朝南北朝故事》中,从西晋、东晋、十六国到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再到隋,这么多时代和朝代的交替,《宋元故事》中,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蒙古、元,七个政权的争斗变化,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书中都有条不紊地交代得清清楚楚,又都含在故事中不露痕迹。书中很多章节的转换,作者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如《隋唐故事》里的“李愬雪夜破蔡州”和接下来要讲的“古文运动”,一个讲战争,一个讲文学,差异很大,如何转接?雪岗用唐宪宗让韩愈为表彰破蔡之功写文立碑一事,很自然地引出来韩愈和柳宗元,随后又通过韩愈反对迎佛骨一事,写他被唐宪宗贬官到外地,正盼望回长安,不料唐宪宗突然去世,故事于是又回到了主线上来。类似的衔接法还有很多,作者通过一段故事或几句话,就把几年几十年的历史带过去,故事情节却没有隔断。
再比如情节的详略和取舍。《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每一本都要讲一个时代或一个朝代,多达几百年。节数和字数有限,这就要有取舍与详略。书中每一节都有四个字的标题,表明要讲的故事。但并不是这一节只讲一个故事,往往是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引一个故事,但以标题故事为主。这样,既能把一个时代或一个时代的基本面貌体现出来,也避免了单一和枯燥。雪岗在写作时充分运用了这个方法。如《明朝故事》头一节,把明朝初年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用兵的几个场面有机地连接起来,还讲到了大理国和“孔雀胆”的故事,最后推出了奢香这个部落女首领帮助中央政府打通西南交通的事迹。如此,就把很少提的大西南历史概况都讲到了,奢香的出场也就很自然了。《清朝故事》中的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重大事件密集,史料丰富,限于篇幅,只能讲十节。雪岗充分运用了调动史料的方法,采取大题目与细情节结合的办法,既把时代的巨大变幻讲得十分清楚,又展开了许多具体过程,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水平明显地超出了以往讲“近代史”的故事书。
又比如分辨真伪。雪岗发挥自己通晓古今民间文化的特长,在讲到一些事件和人物时,把演义公案小说以及民间传说的情节捎带讲出,分清真伪。如“瓦岗寨”“杨家将”“狸猫换太子”“包公”“香妃”等等,都讲了传说与历史的区别,这种写法增强了真实感,成为本书的特色之一。
还有作者的评议。讲历史,作者必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评论,这套书的写法是作者不“跳出”情节直接发表评论,而是把看法含在讲述之中,通过有倾向性的或提示性的语言表达态度。雪岗巧妙地使用这个方法,在书中含而不露地表示自己的看法,帮助读者思考和理解。比如讲王安石变法惹来很多意见时,没有直接说有什么意见,而是说:“如果上上下下一条心,都为了国家好,有哪点儿不合适,大家商量着,改改不就行了吗?麻烦就出在不是一条心。”把变法的症结点了出来,又不生硬。又如讲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天国坚持十四年占了小半个中国,最后怎么还失败了呢?挺耐人琢磨。”这就让读者有了思考的余地。
第三是语言。口语化是本书的重要特征。雪岗在书中出色发挥了他的语言优势,不但全面继承了林汉达的语言成果,还丰富和扩展了口语词汇和语句。一是使用北京味的口语词汇更加多样而熟练;二是吸收了近几十年来涌现和流行的口语词汇,包括各地的方言词汇;三是注意使用历史各时代流行的口语词汇,如元代流行的“可怜见儿的”等。
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费解,这是雪岗遵循的语言规则。他说:“口语化和口头语不是一回事。我在口语化写作时有三点是十分注意的:一是不用地方色彩过重的词句——比如北京和各地的土语,要让全国各地的读者都读得懂;二是不用风行一时的网络和手机语言,因为这些词句往往是音译和粗俗的,没有实际意义。三是以准确为第一原则,当口语词汇难以准确表达内容的时候,也会使用书面语。”
而凡是读过这套书的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特点。正因为语言的巧妙和精到,这套上百万字的情节丰富的历史普及读物,才能达到篇幅长而多起伏、故事多而引人入胜的效果。
(本文作者为《中国历史故事集》责任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