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集》作者刘晓艺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受业于当代重要格律诗家鲍思陶先生,而鲍先生则受业于黄侃弟子殷孟伦先生。传承着山东大学章黄门派学统、同时身为训诂学者的鲍先生,一直坚持“旧诗文写作才是章(太炎)黄(侃)门派的传统”,他生前的著述固丰,而尤以身后的一部《得一斋诗钞》擅名诗场。《昔在集》正是鲍先生“晚有弟子传芬芳”的明证。其中的旧体诗,是诗人之诗,也是学者之诗,传承章(太炎)黄(侃)、殷(孟伦)、鲍(思陶)一脉,深得门风真意。
集名“昔在”,语取陶渊明《与子俨等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所写乃为过往旧情,如作者在《昔在序》中所云,“恐失闻诸洛诵,聊寄意乎子墨。赋向笛以感旧,写故簪之遗情”,细细品读,多为昔日闺情、友情、师生情和学问情,然而这些情感又何尝消失?那些美好的,不管是欢乐还是忧伤,都已经被凝固成琥珀一样的文字,每一回顾难免黯然销魂,但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又不止于此。
《昔在集》主要由四大部分内容组成。其一为旧体诗词,包括四言3题3首、五古4题4首、五绝2题2首、五律3题11首、七古1题1首、七律8题11首、七绝4题13首、词4题11首,各体凡56首;其二为尺牍,共7题9篇,外附纪念文1篇;其三为莎士比亚作品中译,包括桑籁选译31首、戏剧片段中译5段和桑籁论1篇;其四为“学诗琐言”13篇。外加骈文序言1篇,集末附记1则。
善于以典实传深情,是《昔在集》最大的特点。作者情深骨清,有晋人风韵,远得庾信之典雅,中染李商隐、郁达夫之神韵,近得门风家学。作者的诗文深于情而长于典,几乎一句一典,而又典情合一,自有动人之处。集中有咏史诗词五首尤显用典之长,它们是《读〈世说〉感谢氏之有佳子弟》《晋简文帝》和《风尘三侠》三首。如《读〈世说〉感谢氏之有佳子弟》云:
英多磊砢问明珠,谢氏佳郎羯与胡。总角玄谈欺老梵,纶巾素简戏诸苻。叔言儿辈棋无故,姊感群从壤有殊。借若横流非逆折,安知玉树本名驹。
词语、典故取则原典,剪裁入律,真如倩女牧羊,能使群羊入栏,非全赖鞭策之功,亦久与羊处,爱羊有方之所致也。诗以八句而塑造谢氏群像,涉及人物又不止于此,还有“老梵”(支道林)、苻(苻坚)以及隐藏在典故后的王济、孙楚、王凝之等作为正反比较的对象,他们被一“佳”字串联成诗,将线索两头打结的就是尾联“借若横流非逆折,安知玉树本名驹”,此如鲁阳挥戈,把这些条珠串蓦然拨向中天,令前面本就熠熠生辉的典实组合得如一轮明亮的太阳。这显示了本集典型的结尾佳构。
集中的其他诗作都可以作咏史诗读,如《闲情》《碧云》《秦桑》《少年歌为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作》等。但这些诗又与纯粹的咏史诗不同,咏史诗多是赞叹之情,多是志趣襟怀的憧憬,而这一类则是直接关乎自我经历和志趣的作品,多有幽眇微情存焉。同样是驱策典故,只是把这诗情传达得更为切己和隽永了。先看最像咏史诗的《秦桑》:
秦桑陌上自纯诚,何用周思附孔情。诗病禅中难说法,弦伤锦里费调筝。蛮笺十样丝重错,楚客千愁酒正酲。莫枉仙槎偷缱绻,明朝迢递隔瑶京。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又咏的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陌上桑》中的“秦桑”,即秦罗敷所采之桑,其名自原题中抽象得出,立意已经出俗。“秦桑陌上”远承《诗经》私情密约的桑间、濮上之地,乃是爱情的摇篮,此种“纯诚”既“发乎情”,又岂是儒家的周公、孔子所能拘约者?诗家之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然不离文字,借助文字方能传其言外之意;而禅家之法,不立文字,则难言此幽渺深情了。李商隐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十四字,“弦伤锦里费调筝”以七字尽之,同是写身世之感、迁逝之悲,而又多了“费调筝”的感慨,筝瑟难调,琴弦不张,逝去的华年自然难以如意,真是沉重如铁,不知是人老了,还是弦子不灵了?本当和谐之乐,顿生蹉跎之悲。蛮笺虽好,而天生有“错”,楚客离乡,酒有何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难得“金风玉露一相逢”,何况终如牛郎、织女终年天地相隔呢?所以应当及时“偷缱绻”,莫辜负了“秦桑”相逢的因缘。诗情五味杂陈,愁伤至极、欣喜至极而又古雅艳丽至极。现实、历史、神话融为一体,统一于自我人生体验,在相反相成、今昔融汇的迷醉里传达出非用典难以传达的隽永深味。此类真诚、蕴藉、幽渺之情就这样深隐在典实和学养的背后,在集中处处皆是。如:“适谁为、自君出矣,沐膏容悦?遥想今宵灯低处,画舸无端停辍”“谓溱洧、鸿河天咫。一嗣德音颜悴毁。不我思、室岂论遐迩”,在《诗经》怀郎、恨郞,柳永伤别,圣人睿思的氛围里传达的是青春生命在当下重新体验的深情哀伤和时光易老、美好难再的无可奈何;至于“士二意,说何诡”“非季布,勿轻诺”“悟欢哀,人世常如缺”“况士二三德,与耽无说故”,又借助一层典实的雾纱真切地表达了心中的遗恨和带泪的反思。此外如“难为浇酒食,何处馔师恩”“唯将悬榻礼,再致问缣游”“分袂槐犹绿,黄月照朱帷”“短生求投分,不待日西倾”“思君煎夜烛,静下泪千行”“蔡张不作闲情赋,唯到情深写傍徨”“弘农诂雅期来者,孔氏通经谏往年”“禹轻尺璧光阴短,纳好围棋刻晷长”“仰墙有仞惊高壁,临济无梁叹绝津”“效爱明珰难献意,陈思赋洛半如酲”“灞上柳丝垓下月,未由左马擅纷纭”,亦是意丰辞约,语隽味长,其夺胎换骨之妙,终成余音绕梁之韵。
一句话,作者才情艳发,又将它掩蔽在书本、学养与人生阅历的背后。那偶尔透出的缕缕芬芳,若不细心静闻,耐心克服典实的障碍,便无由领略其背后的兰心蕙性。不仅是诗词,就是那些顺手应酬的书札和陶冶学问的翻译诗文,无不绮丽古雅,曲包诗心,不论素妆还是浓抹,总透出一种咏絮闺秀的雍容镇定,一种俯视俗人的高雅情操。然而又不傲慢,不虚矫,而是时时珍视着生命的美好,为一江春水般的生命流逝而优雅地感伤、叹息和流连、徘徊,这就是“昔”的魅力吧,“昔”就是回不去的桃源呀!作者得了传统温柔敦厚的真传,而又跳出礼法迂腐的围追堵截,从不歇斯底里,也不自怨自艾,所以那些柔韧的真诚足以慢慢打动每一位耐心的读者。澄江如练,余霞成绮,这些文字是自然与人工的美丽编织,是生命的节律与流淌,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传统文史照耀下的风度与华美。这是有内涵的诗文,有厚度的诗文,是个体生命涵容在集体历史中的诗文。
集中的尺牍,长则数百字,少则数十言,多为呈给师长辈的近作,除了文字本身的古雅清新,其魅力在于委婉得体。《文心雕龙·书记》云:“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作者在《纪念鲍思陶师》长文中也说:“书信既应具殷勤献酬之美,同时也要尽言己心,并不应一味作仰承之语。”实在可以与刘勰的言论相互阐发。如《致陶晋生师》开头云:“敬禀者,自骊唱(代指毕业歌)声歇,言教多违,祗今(如今)沂前,舞雩每思春风,纵使泥中,郑庭仍想高绛。艺自侍夫子、鲍师,常窃燕子托梁,乌衣一巷王谢;杨时立雪,洛水两处程门,自幸得师泽之厚,倍逾常人。”该信初衷是邀请陶晋生先生参加世界儒学大会,开头仅是寒暄,然用典贴切,对偶工致,将对老师仰思之情、教育之恩说得如此恳切得体、优雅清新,有咀嚼不尽之妙,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不能不令展读者欣慰长想矣。
“学诗琐言”是说诗的,确切说是作者对什么是诗的体会,分了十三个侧面去皴染,“每一次的定义都看作是对诗的一个横剖面的界定”。十三篇琐言,“把每个小标题拼接起来,于是就有了一首柏梁体的诗”。有的诗句概括得可以直接引入散文明理,如“风积不厚鹏难翔”道学养,“大易有象诗道张”道比兴,“曲曲道来兴味长”道言外之意的含蓄表达。
“学诗琐言”妙见叠出,于我心有戚戚焉者甚多,此仅要取一瓢,品尝数口。如认为诗离不开语言就像渔民离不开“家里唯一的破船”。诗歌是一种团体游戏,要有游戏规则,但前提必须“触动人心”,否则格律技巧再熟也只能是离本之末。诗歌要做到趋雅避俗,诗人要写出“中规中矩的诗句非经训练不能道出”。“学诗者若是不认同诗歌写作的高度规范化、高雅化和避免被直接理解的旨趣,恐怕很难熬过最初劳而不见功效的积累阶段。”诗歌的旨趣跟谜语相似,都是用“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为此多数诗要过“辞藻、术语、典故”这“三道隐语的坎”,要在巧字上下功夫。“诗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语言直感之上的一种文字游戏。”“海量的阅读之后,我们的眼力自然就会长进,也就能挑看出诗里的‘浑金璞玉’了。”诗歌题材处处可有,如果“心里长了个妖”,存心写传世之作,反而写不出好诗,好诗都是在日常中偶然触发玩出来的。诗与文不同,文要把事情讲得明白乃第一要务,而诗歌恰恰要追求一点模糊和朦胧,方才为美。作诗一开始不应该“斤斤于显性的平仄格律”和规范,要放得开,懂得学成要有一个“曲线变化”的历程。作者为把诗说明白真是苦口婆心,但不是絮叨守旧,而是雅俗入耳,表现出对于旧体诗的一往情深和在文学道路上的上下求索。反观当代作手的轻率浅易、粗陋冗长,作者的文学观和诗歌实践是值得深思的。
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桑籁和戏剧片段时,作者大都采用了旧体诗的翻译形式,这些译诗还充分吸纳汉语的语典和事典,与她独立创作的诗词保持了形式和意味的一致性,完全可以看作独立的创作。对于集中的每一首诗,作者都进行了精心的英语翻译。学养所限,难以置喙,留给视野开阔、熟稔文史而不失诗心的读者来赏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