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82年前,一只被盗运到英国的大熊猫的传奇故事。

    熊猫明: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段弘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19日   08 版)
    《熊猫明历险记》,蒋林著,付杰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定价48.00元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说过:与其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因为人只有在创造符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从这个层面上看,熊猫,这种由大自然生成的萌物,除了得到人们发自本能的喜爱外,还被赋予了符号的多重所指,成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体到《熊猫明历险记》这部作品,“符号能指”就是在这只在世界上真实存活了七年(1937-1944)、从中国四川被非法偷运到英国伦敦的熊猫明,而“符号所指”,就是作者赋予她的价值“光明、希望和未来”。

     

        因此,作者在架构本书时,除了楔子与尾声选用当代时间维度,以一位英国老人大卫·特纳到成都圆儿时的“熊猫梦”用以前后呼应外,文本主体部分的15章,对应着作者延伸出的三重符号所指。

     

        光明——在黑暗中等待光明。开头六章,作品呈现的是熊猫明在1937年被英国熊猫盗猎者史密斯非法捕获、并在中国大陆盗运的全过程。当时正值中国抗战初期,这只幼小的熊猫如同灾难深重的祖国一样横遭噩运,被偷猎者装入木笼,用汽车将她与七只同伴一起,辗转从四川汶川密林偷运到香港。此间,熊猫明经历了猝然离乡、饥饿惊惧、百般被虐、同伴死亡、强盗火拼、飞机轰炸、逃亡未果等各种险境,犹如陷在永久的暗夜中,惊恐、伤心、无助、忧虑、崩溃……这些符号能指是外在可见的事实,在符号所指上,作者赋予了熊猫明一种安静守侯的精神。她会想尽各种办法逃亡,但在任何情况下,都首先做到活下去,等待,等待光明。

     

        希望——在绝望中守护希望。中间两章,作品呈现的是熊猫明从香港被盗运到伦敦的海上之行。为了掩饰非法运输的罪名,包括熊猫明在内的六只熊猫,被史密斯安排到肮脏、拥挤、颠簸、破败的货轮货舱中,开始了这次漫长的跨越太平洋的行程。对于自古以来只生活在陆地竹林中的熊猫而言,这次海航毫无疑问是是一种生存上的威胁,晕船、呕吐、暴风雨中的恐惧……叠加成熊猫明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绝境。作者赋予了熊猫明一种乐观平和、永不妥协的精神,在绝境中从未放弃,只要能偶尔到甲板上透透气,偶尔能看到蔚蓝的海面,就守护着微茫的希望,不会让它熄灭。

     

        未来——在困难中相信未来。最后七章,作者表现的是熊猫明平安抵达伦敦后的故事。相对于前两部分惊心动魄的历险,这部分稍显平静,但作者赋予她的符号能指,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公约数”。熊猫明进了伦敦动物园,受到了包括未来英女王在内的几乎所有伦敦市民的狂热喜爱,她那张给摄影师儿子“照相”的照片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在法西斯战火肆虐下的温暖安慰。熊猫明代表的,就是一种泰然自若的精神,这对二战欧洲战场中屡被轰炸的人们而言,喜欢熊猫明,不如说是在她身上,他们看到了未来,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人类的冲突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为此,寻找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就成为重建世界秩序的起点,也是不同阶层、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们互相理解的文化入口。

     

        仅仅活了7岁的熊猫明,在82年前充当了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即使她是被粗暴盗运到伦敦的,也因为所有的文明都相信光明、希望和未来,而成为人们永久怀念的文化符号,《熊猫明历险记》重新梳理这段历史的当代价值也正在于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