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青少年读书,可否平衡些?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12日   08 版)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颇赞赏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既然如此,青少年哪能不读书呢?听说,现在有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重又抬头,有些青少年觉得与其书读得好,还不如做网红来钱快,如此眼光实在有些短浅。

     

        书是要读的,但是究竟应该读什么?这是个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更多地只是允许孩子们死啃课本,课本以外的书统统称为“闲书”,对之一律棒杀。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在其《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中提到,“我们知道现在中等学校里,对于学生课外阅读书报,颇有加以取缔的。有的是凡用语体文写作的书报都不准看……有的是开列一个目录,让学生在其中自由选择。读目录以外的书报都要不得……”老师、家长盼望孩子学习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由此可见当初读书管制之严,这势必造成青少年阅读的不平衡。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绝大多数老师、家长对于青少年多读书的重要意义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在此情况下,青少年面临的阅读形势又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逆转,那就是对于读书“过犹不及”的倚重。

     

        由于政策的支持和与语文科目的直接关系,“阅读”向基层的渗透程度已经相当之高。全国各地,提倡建设“书香校园”的中小学有多少,虽没有具体数据,但比例一定不小。学校重视阅读固然是好事,但若因此出现阅读对其他有益项目的“挤出效应”,未免令人有些遗憾。然而,现实当中似乎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教育公益机构一公斤盒子的一位工作人员面对媒体就表示,“学校对阅读的重视,远远大于对其他课程的重视程度。比如我们要开展一个关于阅读的培训活动,阻力会很小。但我们比较担心当阅读成为一个趋势之后,会让他们比较少关注到其他板块的内容。”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在阅读盒子之外,一公斤盒子还有关于生活、安全教育等方面的项目和产品,但推广难度明显高于阅读产品。

     

        阅读的确重要,但它绝非唯一。读书之外,青少年还需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科学素养、社会实践能力等,这就需要其他的学习资源和培养方式。为此,当阅读愈益呈现“一枝独秀”态势之时,某种程度上是否亦反映出其发展态势已显偏执?若因阅读使得青少年学习生活趋于失衡,那么,对于培养青少年从精神认知到行动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全面提升,很可能形成一定阻滞。

     

        事实上,即便关于阅读,也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突出的“不平衡”状况。据观察,不少学校重视的阅读本身,通常存在过于偏向文学的问题。这源于引导孩子阅读的老师基本全是语文教师,阅读又总是和写作、诵读等形式相结合,以致无论是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还是老师们为孩子选择的阅读书目,文学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至于青少年阅读中的另一主要品类科普都出现得很少,这势必造成孩子们阅读内容的偏颇。

     

        书终归要读,不读书的个人不能深切感悟到人类文明世界的五彩斑斓,不读书的民族不会有更为光明的未来。只是,读书须全面,这样才能平衡吸收多方面养分,同时要像叶圣陶说的,“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除此之外还需看到,读书又非人生的全部,它只是实现良好教育的一条道路、一种手段。所以,“万卷书”要读,“万里路”须行,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孩子们的成长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更少的遗憾。山西省长治市周慧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