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奇若娃列宁格勒围城言论有争议

    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5月22日   04 版)

        俄语布克奖得主叶连娜·奇若娃关于列宁格勒大围城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六十二岁的奇若娃5月6日刊文于瑞士《新苏黎世报》,声称二战期间的列宁格勒九百日大围城实乃联手围困——来自德国侵略军的围攻和来自国内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封锁,后者是由于列宁格勒人民的思想和品格在当时深受忌恨。

     

        这一说法受到了部分历史学家和文艺工作者的质疑。

     

        俄国爱国主义战争影片《永生走廊》5月8日上映,片中讲述1943年列宁格勒围城期间,年轻的红军铁道兵玛丽亚·亚布洛奇金娜等人在十七天内拼死铺设三十三公里的波良纳—什利塞尔堡生命线、并使之最终成为“胜利铁道”的故事。

     

        该片导演费奥多尔·波波夫指责奇若娃对历史事实无知。

     

        奇若娃1957年5月4日生于列宁格勒,系大围城幸存者的后代,惨痛的记忆在家中代代相传。她所著2009年俄语布克奖获奖小说《女人们的时代》也触及了这些回忆。大围城时期的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从书里的三个孤老太嘴里溜了出来:

     

        小女孩跑到厨房里。阿里阿德娜外婆说:

     

        “好漂亮的画呀!一切都是对的:运来了枞树,现在我们要把它装扮起来。”

     

        “天哪,”叶夫多基娅外婆看一眼,“你那里是什么,在雪橇上?像是一个死人。”她说。“你笑什么?封锁期间就是这样运来运去的。往薄席里一裹扔到雪橇上运走。走在路上会看到:小小的,这意味着是小孩。第一个冬天运走了多少小孩……”

     

        “第二个冬天,”阿里阿德娜长叹一声,”也没有少多少。”

     

        “多一些,”她唠叨着,“少一些……当时有谁会数这个呀……”

     

        (薛冉冉译文)

     

        引文中的“封锁”就是围城。中华读书报使用了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关词条的叫法。

     

        薛冉冉汉译《女性时代》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

     

        (康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