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5月01日 星期三

    中国史诗:解读各民族文化的密钥

    朱晓剑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5月01日   10 版)
    《中国史诗》,仁钦道尔吉、郎樱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180.00

        所谓史诗,简言之,即是一种长篇叙事诗,一般是讲述英雄人物(来源于历史或是神话中)的经历或事迹。我国留存下来的史诗可谓浩如烟海,其总数有数百部之多,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故事多样、内容丰赡。这些史诗由于其族群的高度认同,才不断地口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仁钦道尔吉、郎樱合著的《中国史诗》,全面呈现出来了中国史诗的面貌,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源头。

     

        在这部书中,作者将史诗细分为北方英雄史诗和南方英雄史诗。前者包括突厥和蒙古两大英雄史诗,由于这一地区的人们常常以草原游牧为主,其史诗内容就是关于游牧生活的书写。而后者则常常表现为英雄与自然的搏斗或部落之战等内容。作者对此进行了充分考察之后认为,两者的史诗叙述虽有一定的共性,却由于产生史诗的环境差异,又颇为不同。

     

        通过对史诗的细致考察,我们或许会发现,创世史诗的故事或许更接近民族的本源,比如独龙族的《创世纪》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其民族最早的发展样貌。其他的民族也有类似的内容呈现。史诗作为民族文化的特定产物,意在提示族人不可遗忘传统,他们维系着族群的精神向度。

     

        在第二编中,作者将目光聚焦在中小型英雄史诗方面。这就可看出史诗的内容多元,如蒙古史诗包括婚事加征战型、两次征战型、家庭斗争型等类别,而突厥史诗也是由多种类型构成的。不仅如此,南方诸多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史诗,如壮族、侗族、傣族、苗族等皆有自己的史诗。从这些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们的生活样态,哪怕生活再艰辛,遇到挑战,依然要迎面而战,而不是选择逃避。正是这样积极的人生,才有了伟大的史诗传统。

     

        在《中国史诗》的最后部分,作者聚焦三大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这些史诗在不同的时代又被赋予全新的内涵。作者认为,大部分史诗都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英雄传说阶段、英雄史诗雏形形成阶段、史诗基本形态形成阶段、史诗书面化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也正是由于史诗传承的过程中,有个不断调整、修复的阶段,这就促使了史诗的变化和淘汰,最终留下来的是举世公认的内容,代表的是一个族群的价值观和处事规则,而这也是解读不同民族文化的密钥。

     

        当我们观察中国史诗的传承时,不难发现这些史诗都是“活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细微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史诗具有“与时俱进”的样貌,而是指史诗在动态中传承。

     

        无疑,史诗的出现代表了族群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史诗仅仅作为“史诗”而存在,并没有像欧洲史诗那般带来深刻的人文、社会影响。尽管如此,中国史诗所呈现出的特性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和优美。而仁钦道尔吉、郎樱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史诗的样貌和影响,而这正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唯有通过对传统的深度理解,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文化复兴的新机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