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点亮传统文化“复兴之光”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4月10日   04 版)

        从内退到流浪者,从流浪者到“沈大师”,因文采斐然、思辨素养而得名的沈巍一夜成名。拍视频、做直播,在感叹网络传播力量强大的同时,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浮出水面:崇文尚学让社会风气绽放夺目光彩,但其中折射出的文化缺失却也直击人的痛点。由此,采取强力措施,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社会和群众成为了当前亟须重视的问题。

     

        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普及传统文化。出现文化的缺失,很大程度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唯分数论取才的方式让学生也就唯分数学,所以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对于传统的国学文化的阅读也就少了,所以当出现一位了解国学的人出现后,就被信奉为“大师”。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快教育领域的改革,一是增加课本里面的传统国学内容,按照不同学段,增加相应难易程度的国学文化知识;二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文化重在传承,而传承重在培养下一代,让他们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才能将国学经典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三是继续加大对语文考试的改革,让传统文化知识在语文中的比例提高,以此倒逼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增强文化活力。文化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传播,现目前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更多的是以书本进行传播的,以媒体形式进行传播的更多的是四大名著,所以我们要继续发掘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形式。一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传统文化很多都是故事性强的,所以我们要将其发掘出来,以动画或者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渠道,将传统文化中经典部分进行加大宣传,利用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吸引人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三是要努力借助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时机,开展文化活动,让国人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以趣味的形式传播文化,普及文化。

     

        推进传统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对于文化建设,更多的是我们党和政府的责任,而文化建设,其一是精神层面,要继续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强大集束之力,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建设,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二是物质层面的,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各地都有各地的文化,所以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比如博物馆建设、图书馆建设、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文化建筑的保护等,让经典传统文化与建筑相结合起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

     

        四川省绵阳市罗佳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