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

    荧屏汉语热让国学发扬光大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4月03日   08 版)

        近日,央视因为节目编排关系,《经典咏流传》宣布延后播出,这一消息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节目的录制消息、往期节目的视频,都引起网络热议,甚至一度冲上热搜。不少观众认为,《经典咏流传》让观众在鉴赏歌曲的同时领悟诗词精髓,更好地融入意境(新华报业网2019年3月8日)。

     

        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到地方卫视《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挑战文化名人》,再到《汉语桥》《中华好故事》,以“电视国学”为概念的文化类节目也在慢慢渗透。有人说,文化类节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为荧屏添了一抹“文化范儿”。与去年“小打小闹”相比,今年的文化类节目呈现“井喷”之势。无论是“汉字”,还是“成语”,各个节目都突出自己的特色。

     

        荧屏文化类节目更多是为观众提供文化知识、文化启迪甚至文化反思。《经典咏流传》《中国成语大会》等成为“现象级节目”。在收视率依然是电视节目生存“王道”的当下,仅靠一两个节目的意外走红而群起“跟风”,并不是充分理由。而荧屏汉语热火爆的背后,是国人重拾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心愿。汉语综艺节目走到今天变得活跃,有它正常的背景和市场需求。成语、诗词、汉字,这些节目内容无一例外属于“国学”范畴,业界也把今年的这一波电视节目潮称为“电视国学”热。而这股突然刮起的“电视国学风”,多少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成功有很大关系。

     

        汉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千年来,我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随着经济的发展,当老百姓在解决温饱和娱乐问题后,就会发现自己心灵是不是缺少什么,是不是需要一些新的动力,这个时候荧屏汉语热就应运而生。如今,当我们享受着与世界同步的生活之时,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建立在精神生活基础上的物质生活,才是充实的。我们只有站在中华文明的文化根基之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消化与吸收其他的文明。中国人通向世界的文化出口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字和它背后的强大文化。我们只有从此出发,才能抵达与世界其他文明共鸣的境界。现在汉字节目受人关注,表明社会对汉字文化认识的回归。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带动文化热,并非只是汉语类节目的责任,每一个学习汉语、使用汉语的人,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份子。荧屏汉语热能否真正形成一股传播国学的力量,而不仅仅流于噱头,还有待时间检验。荧屏汉语热要争夺收视率,节目制作者下的功夫自然要更多。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并不是符号。无论是外国人学汉语,还是考中国人汉语,都证明了汉语热向电视荧屏蔓延的趋势。对于一个外国人,会说流利的中文,并不代表真的了解中国;对于一个中国人,能写出生僻的汉字,也不一定真的是个文化人。荧屏汉语热只有不断改变和创新,努力让语言回归本质,融入到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中,才能让国学发扬光大。当越来越多的汉语节目,不再只是一时跟风,当越来越多的汉语使用者,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中国文化,那么当下这场荧屏汉语热,在历史的宏观发展中,就真正起到了带动文化热的作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学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