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吾友廷华

    王慧骐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3月13日   07 版)

        吾友廷华,姓徐,四六年生人。精神矍铄,筋骨少壮,和一帮年少者一道外出采风,吃饭,玩,没人猜出他的实际年龄。可廷华却非养尊处优之人,劳碌,是他此生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他生于浙江宁波乡下,六岁时随母迁居南京,寻在此处做工的父亲。兄妹三人中他是老大。可惜书只读到了初中毕业,15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没了,他这副小肩膀也只能顶上来了。含泪辍了学,顶替父职进厂做了徒工。

     

        廷华人聪明,学东西快,干活又不惜力,颇得师傅们欢心,都肯把技术传授与他。从一线工人做起,而后仓库保管员、计划员、宣传干事,好些个岗位全都干过。他虽没能再上学,但却酷爱读书。厂子里每月发的工资如数给了母亲,用来养家;另有些夜餐费啥的,他一点点攒着,全丢给了新华书店。不光买书,读书,后来还迷上了写作。从“豆腐块”开始,三五百字,七八百字,给报纸杂志投稿。投不中,不气馁,他坚信书上看来的话:心诚,石头也会开花。1978年某一天的《新华日报》副刊上,他投去的文艺随笔《读民歌有感》,经编辑老师润色后发表了,这是他的处女作。那一年他32岁了。

     

        这以后写作的热情愈发高了,发表的各类文章也慢慢多起来。八十年代初,由于他参与编了几本全省性的作品集,出版社的编辑见他做事利索,人憨厚,悟性也好,便积极向领导推荐,建议把他从工厂调出来。社领导找他谈了话,也印象不错,还真就派人去了厂里商调。碰上当时的厂长特别爱才,说这样的人才我们企业也需要,赶明儿一定把他用起来,让他发光发热。

     

        廷华人老实,当然就听了组织的话,安下心来好好干了。他所在的是一家国企老字号,规模不算小,员工曾多达四五千人。厂长说话也算数,没多久让他干了企业报的主编。正儿八经铅印的,每期要印几千份。大凡思想教育、生产任务、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职工们的业余生活、计划生育等等,都是他这个主编要关注要报道的范畴。每一期发点什么重头稿,编辑部先开会讨论,拿出方案后向厂长汇报。就这样寒来暑往,厂长换了好几任,他却没再挪过窝,一口气干了二十年,直至退休。办了手续后,领导硬是不舍得,又返聘他干足七个年头。

     

        从15岁进厂干学徒,到67岁彻底退下来,一个人的一辈子几乎全都给了这个企业,但几经改制的企业,又能拿什么来犒劳这副已然透支过度、为共和国大工业倾其一生的忠诚之躯?!顶多也就是解决了一个起码的温饱,物质上更多的积累根本无从谈起。不久前,我去看望了这位老人,老两口居住在一处大约40多平的旧公寓里。可让我为之惊叹的,是他所表现出的一副十分知足的精神状态。他快乐而充实,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小他几岁的妻子正用手机微信和工友们聊养花的事。说几个老姐妹常凑在一块打打牌,一年里会有一两次约聚出游,当然在路线和价格上,会反复做些比较。爱静的廷华则大都一个人猫在不大的书房里,每天用电脑敲上一两千字。快有五十年了,写作一直也没丢,这是他最大的乐趣,也是精神最好的寄托。早些年他就正式出版过好几本散文集,这几年则每年都有上百篇的文章,在大大小小的报刊发表。他一生都在企业效力,没有任何发稿关系,硬碰硬靠文章质量和锲而不舍的投稿态度。远在北京的《光明日报》副刊编辑,从他来稿中读出其文章的独开一路,特邀他开了一整年的个人专栏,请其用散文笔法写了二十四个节气;他发在该报的谈毛泽东诗词里的春、夏、秋、冬四篇文艺随笔,赢得了包括一些大家在内的广泛关注与赞赏。廷华的笔触涉猎甚广,有对民国时代一大批学者、文人情感生活的专题性探讨,有运用史料评述一些当代思想领域的热点问题,还有对日新月异变革中的城市生活诸多侧面的扫描和褒赞……一个人的心不肯衰老,那他不断涌动的创造力就无法阻挡。他目前已积累了三部书稿,在等待着有可能出版的那一天。

     

        我还知道,廷华待人尤为厚道实诚,重情重义。他曾不计回报地为多位朋友写过专访与书评,也帮好多单位和个人义务地编过书稿写过材料。上世纪7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一批南京工人诗人,他最近有一篇长文写他们的过往与今日,文字充满深情,其实他也曾是这支队伍中活跃的一员。四十年前帮他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的《新华日报》资深编辑赵力田先生,他一直念念不忘提携之恩,两人之间的联系保持了四十多年。赵老的几个子女先后出国定居,年迈的赵老和老伴只好住进了省老年公寓,廷华几乎每星期都会从家中倒两部车去看望二老,帮他们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前年夏天赵老辞世,他第一时间赶去,亲人般地协助料理后事,陪同师母度过最悲伤的时刻。赵老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廷华自告奋勇,为其一篇篇录入总计23万字的散乱文稿,并帮助整理后联系了出版社,终使这位94岁的老人在临终前,见到了自己留给这世界的唯一一部著作。

     

        文章开头说到廷华的少壮,我想这大约得益于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于钱财等身外之物无甚欲求,每日里所思所想,皆投付于他珍爱的文字之中,而文字回馈于他的则是一份安然与欢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