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创造了5000年的璀璨文明,在人类文明史的多数时间里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富活力、最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中国是一个考古大国,一个文物大国,一个典籍大国。这些文物古迹,由于近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非凡成就而遍布神州各地,其数量之大、之丰富、之壮观,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去参观去拜谒,去体会去领悟张元济“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的深刻意涵。
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这是百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的核心命题之一。一代学人率先开始用从西方学到的现代学术观念和知识体系,去重新观察和思考我们华夏的文化与文明。他们首先力图甄别中西方文明之差异,进而戮力寻找吾国吾土之不足,而后便逐一在各领域间去学习和追赶。今天莘莘学子所耳熟能详的一切,包括你们享有的现代教育制度和科学知识体系,都是这次学习追赶创造的成果。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最强盛、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崛起,被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影响最大的人类文明事件。
人们常说,世界上有四大文明,何止四大?历史上至少有十个古文明:欧洲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西亚的两河文明、波斯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文明,东亚的中华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南美的印加文明,横跨亚、非的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大都中断了、凋零了、失落了,只有中华文明,至今还保持着与古代的一脉相承:我们依然站立在千万年前祖先世代生生不息的秀美大地,依然使用着数千年前祖先创造书写传诵的方块汉字,依然阅读着几千年前祖先思想与感情凝集而成的华美篇章。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能力、中华文明的活力、中华文化的魅力!
正是这批近代知识分子为中国的古代文明划上了句号,为中国的现代文明谱下了序曲,他们真是极了不起的一代人。近代中国,也因此被誉为与轴心时代的中国,也就是诸子时代相提并论的中华文明创造力的又一次高峰。这个时代,思潮涌动、大师辈出,是又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时代。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学贯中西、学贯古今。他们无论学文还是从理,均普遍具备传统国学的深沉丰厚的底蕴,又具有睁眼看世界的博大开放的胸怀。不懂历史便没有未来,此所谓“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没有比较便没有进步,此所谓“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又处在一个急遽变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将会长期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在的年轻人正成为这一百多年来中国最幸运的人。生逢民族复兴盛世,在文化修养与文明视野方面,你们最有条件通汇古今、学贯中西,你们是信息文明第一代原著民,你们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你们对人类历史的观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你们的生活旨趣与人生追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中国甚至人类的未来。但或许,你们也极可能是最不幸的一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如若不自律、不自省、不小心,也极有可能沦为信息的俘虏和物质的奴婢,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足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或者说立志于去缔造去建设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丰富的知识、优良的方法,需要宽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需要深沉的关怀、真挚的情感,更需要纯粹高洁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少年游学、开拓视野,这是行万里路的第一步,也是躬行纸上功夫的第一个篇章。从你们游学习作中,我读到了你们横溢的才华和旺盛的活力,更看到你们热切的关怀和美丽的心灵。
青春的日子,是永远闪亮的!古老的中国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