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2月13日 星期三

    《中国桥》是我30年写作生涯中比较满意的一部。我始终认为,要讲明白写清楚港珠澳大桥这座超级工程,关键词就是四个字:前世今生。

    曾平标:写出《中国桥》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2月13日   11 版)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曾平标著,花城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48.00元

        作家访谈

     

        “以港珠澳大桥为题材的书中,作家曾平标的《中国桥》最扎实,是今年广东最出彩的报告文学作品,可作为港珠澳大桥的一部百科全书,因为它内容的丰富性和翔实性达到了一个境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认为,曾平标为我们祖国的又一奇迹谱写了一部壮丽的时代诗篇。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桥》研讨会,与会的评论家给予《中国桥》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而曾平标只是把自己看成一名大桥的记录者,如他在《后记》中所写:他的任务就是“深深地弯下腰,以拾穗者的鞠躬,捧起伶仃洋上那些大桥普通建设者的一个个精彩故事,留给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人”。

     

        这是曾任教三十多年的乡村小学教师曾平标不曾预料的。1980年代末,曾平标的《GDG,黑色的诱惑》在“建国40周年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中获奖,他由此找到了文学的突破口,从此走上非虚构写作的道路,至今整整30年。

     

        “我喜爱文学,矢志不渝,繁重的工作之余写了16部书,四百多万字,其中13部就是报告文学。文学这支笔成为我跨越大山到大海、从革命老区到经济特区的桥梁,文学让我的人生丰富而完整、立体而鲜活。”曾平标说,《中国桥》的采访和创作经历,更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中华读书报:港珠澳大桥从2009年正式开工,那时候您就开始关注,之后收集资料、深入采访了130多个人,5年采写,定有很多甘苦。这次采访写作和您之前所从事的报告文学采访写作相比,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曾平标:最大的难度是,如何清晰地总结梳理这座大桥的发展过程。我用3年时间跟踪收集资料,5年时间采访创作,两年时间修改补充完善,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之前创作的报告文学采访相对简单,采访面也不大,而港珠澳大桥的采访就复杂得多。一是疲于奔命,港珠澳大桥一桥跨三地,放在全世界来看也是独一无二,我需要不停地在港珠澳三地之间穿梭奔走,在奔走中呈现矛盾冲突。除了粤港澳三地是我采访的“主战场”外,我还要踏足北京、西安、山西、上海、天津等地,因为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施工,汇集了国内行业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相关高校作后盾,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建设港珠澳大桥,期间联系不下250人,其中一百多人接受采访,才将这座大桥建设的轮廓给勾勒出来。二是危机四伏,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跨越伶仃洋的海况异常复杂,每次采访都充满着危险。比如有次我到CB05标段采访时,头一天拼装的围堰被海浪打散了,我们乘坐的交通艇驶过这片海域时,差点被海上漂浮的钢块击中,好在驾驶员经验丰富,紧急处置避开了危险。三是出境限制,这座跨境大桥是粤港澳三方合作建设,书中肯定要呈现三地政府“共筑中国桥”的精彩故事,缺少一方的内容都是不完整的,也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虽然采访碰到的困难比较多,但很扎实,这本书为什么得到肯定,我想跟这种扎实的采访有关。

     

        中华读书报:报告文学的创作,题材是一大要素。拿到这重要的题材时,您有过顾虑吗?作为第一个发现并开掘这一题材的作者,您做了哪些突破性工作?

     

        曾平标:2012年,当大桥题材被列入广东省和珠海市精品扶持项目时,很多人都会为我捏一把汗,并不看好我能把这个题材写好,能把这本书写出来。

     

        对港珠澳大桥这个题材的挖掘其实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随着采访和写作往前推,这种认识不断得到洗礼和提升。我在构思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总是甩不开:一是为什么在港澳回归前,这座桥总是建不起来?尽管三地市民早有意愿都不行;二是这桥太特殊了,一桥连着内地和香港、澳门,这种以物理联通的形式体现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桥”,这也是我为什么最终用《中国桥》做书名的原因。三是建这座桥太不容易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建桥的想象,因为是在大洋上建,在外海上建,而且还是桥岛隧集群,许多工法在世界上是闻所未闻,我甚至都不相信:桥怎么可以这样来建?

     

        如果要说突破性的工作,就是我立体式、全方位来展示了这座大桥从酝酿、论证、立项、施工到通车的全过程,如果是一个外来作家写,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时空跨度太长,他们不具备天时地利。

     

        中华读书报:做了那么多采访工作,材料的取舍应该也是非常艰难的,您的标准是什么?

     

        曾平标:我对采访材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拿来主义”,凡是涉及到港珠澳大桥的资料都悉数拿来;二是“多多益善”,我收集起来的港珠澳大桥素材至少两麻袋,取舍确实艰难。我的选材标准有两条:一是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它的价值标准。比如书中写到的大桥科技创新,这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个分水岭,有标志性意义,还有就是工程确保白海豚“不搬家”,多花了3.4亿,特别突显环保情怀和责任担当。二是有意思的事情,这是它的特色标准。比如我们的工程师到欧洲去寻求技术支持,人家不屑一顾,企图技术封锁并狮子大开口,后来港珠澳大桥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世界难题,工程师们再次来到这家欧洲公司时,对方全体人员在楼前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我选择的人物和事件未必都是最好的,最精彩的,因我所了解和采访到的毕竟有限。当然,材料的取舍还是要以事实为底线,提炼而不拔高,提炼什么?就像甘蔗汁是从甘蔗里提炼出来的,纯粹的、自然的,不人为增加防腐剂和色素。

     

        中华读书报:您写出了港珠澳大桥的来龙去脉,内容博大,却条理分明。在作品的结构上,您是怎么考虑的?

     

        曾平标:这部作品属于事件性报告文学。当初决定要写这部报告文学的时候,我就曾想过借用“章回小说”的结构来写,但在梳理大桥发展脉络、搭“骨架”时发现“线条”很多,纷繁复杂纠缠在一起。为“保险”起见,最终我还是采用了一种传统的报告文学方式来写作,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结构比较中规中矩,这种“以线穿珠”式结构条理比较清晰,读者可以沿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个时间推移和过程进展去读,人物也只是简略地粗线条描写,主要考虑人物要服从于事件展示,重在反映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这也是本书人物众多却没给读者留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原因。

     

        中华读书报:《中国桥》的创作,体现了这座大桥从酝酿到建成的全过程,呈现出3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史诗的品格。如何把握史诗的架构,其实对作家的经验、写作技巧以及体能都是巨大的考验。

     

        曾平标:《中国桥》记录港珠澳大桥30年演进的历程,它的每一个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中国桥梁历史中一段不能抹去的文化基因。说实在话,最初我也只是想写一本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书,呈现大桥波澜壮阔的建设场面,弘扬大桥精神,并没有“史诗性”的定位。只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采访了许多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些翔实的史料让我清晰地梳理出这座大桥的发展历程。

     

        中华读书报:正如作家李鸣生所说,这部作品的题材富有特殊性,除了珠海,还有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方政治意识、历史背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与大陆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您在写作中,如何处理这种差异所带来的难度?

     

        曾平标:港珠澳大桥涉及珠海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三地的政治意识、历史背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不同,这种差异给我的采访带来不少的困难。其一,在采访话题上三地各有不同。其二,是语言问题,港澳讲的是粤语,我讲的是普通话,我回来专门请了一个粤语助手,在他的帮助下,我还在书中用了不少广东方言,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其三,就是大桥建设的信息披露有制度要求和三方约定,因此我能得到的信息和资料比较零碎,需要各种间接、直接采访的相互印证。

     

        中华读书报:《中国桥》处处充溢着关于桥梁建设的知识点,看了以后收获很多。您是怎么把这些知识掌握并消化、融入到作品中的?

     

        曾平标:港珠澳大桥工程是高新技术的集成,特别是岛隧工程部分更加突出,里面涉及到的技术名词、技术数据非常多。我对这些知识点充满敬意,也担心对这些知识点“消化不良”,会被读者“抛弃”。所以我的做法是小心翼翼向专家和工程师们请教,充分利用微信。我经常浏览各工程标段的网站,凡技术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分解消化,融会贯通。

     

        中华读书报:看得出来,您的创作充满激情,《中国桥》是一部专注、投入的文学佳作。如何使报告文学富有文学性,您做了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曾平标:报告文学有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但也要有文学性。《中国桥》一开篇就是时空大穿越,从公元1279年12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元军押解横渡珠江口时写下千古名句《过伶仃洋》写起,这种“穿越”就是为了体现作品的文学性,同样,在书中写了大量的中国神话,比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等,也引用了不少诗词,目的就是努力让整本书具有文学可读性。如果说尝试,书中的小标题在文学性方面就费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敢问桥在何方”“中国的‘鲁滨逊’”等等。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还要有文学的架构,文学的语言、文学的描写,特别是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刻画,我在写这本书时是作了努力的,初稿有50万字,后来删掉了8万字,忍痛割爱实属无奈之举,所以我常说:“妥协是报告文学的硬伤。”

     

        中华读书报:港珠澳大桥的同类题材也有很多,您认为《中国桥》具有怎样的价值?

     

        曾平标: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个物理上的钢筋与水泥混合体,它更像一个民族的脊梁。作为一个书写者,我一定是循着它深邃的内涵去努力的。《中国桥》是我30年写作生涯中比较满意的一部。我始终认为,要讲明白写清楚港珠澳大桥这座超级工程,关键词就是四个字:前世今生。把这四个字理解了,呈现了,这就是《中国桥》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中华读书报:您对自己未来的创作还有怎样的期许?

     

        曾平标:我的文学写作进入一个“越写越勇”的亢奋期,努力做到创作一本,储备一本,思考一本。目前我正在创作的作品也是一部重大现实题材,书名叫《国家使命》,书写的内容是广东横琴新区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故事,值得读者期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