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收录“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等新发现

    历经36年曲折 《梁启超全集》终出版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1月23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启蒙先驱文化巨擘——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当日正是梁启超因病去世90周年纪念日,经过三十多年编纂、出版过程历经曲折、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全集》成为对梁启超逝世90周年的最好纪念。

     

        《全集》共20集,约1500余万字,收录了梁启超中举前至去世,即1889年以前至1929年的全部著述,分为论著、演说、诗文、译文、函电五大类,每类以时间排序,另附全集篇目索引及相关资料。《全集》呈现了梁启超著述的原貌,所收或录自手稿,或录自梁启超手订、手校的较早出版品,或录自最早刊载其著作的书籍报刊。尤值得注意的是,《全集》收录了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梁氏佚文、信件等,如“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等,是此前梁氏各版文集中从未刊载的。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翠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梁启超先生后人梁忆冰等众多人士出席座谈会,高度评价了《全集》出版的意义,认为《全集》在收文之全、点校之精、考证之精审、编排之合理诸方面都达到了迄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

     

        《全集》主编汤志钧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在提交的书面发言稿中,他回顾了《全集》的编纂过程。他说,早在1982年,《梁启超集》就被列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1982年8月23日,中华书局邀请汤志钧、金冲及、龚书铎、梁从诫等就整理编辑《梁启超集》事宜进行座谈,并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实施,由汤志钧担任主编。但这一项目终未完成。2003年,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但还是搁浅了。最终被列入“《清史》篡修工程·文献丛刊”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并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1982年到2018年,36年间,汤志钧和他领导的编纂团队备尝艰辛,谈起这一切,今年已95岁高龄的汤志钧先生无限感慨。

     

        与会学者还就梁启超的思想学术和影响作了研讨。“作为一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最重要的主张是推崇立宪政治。作为一位文化巨擘,他对中西文化问题的观点值得重视。他和胡适都不排斥西方文化,但两人还是颇有不同:胡适是主张以西方文化为标准进行取舍,梁启超则是主张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去选择西方文化。或许梁启超先生的原则在中国的环境下更为适宜。”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耿云志先生说。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则指出,世人对梁启超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等多种概括,但“实在只有‘启蒙者’的称号对其最适合”,“无论前期的从政、办报,还是后期的讲学、著述,‘开通民智’始终是其一贯不变的追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