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

    城市更新的黄浦“样本”

    忻雁翔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1月16日   16 版)
    《老城更新》,周伟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88.00元

        《老城更新》记录的是上海历史最久的中心老城区——黄浦的一段城市更新之路。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出版前辈陈昕老师教导过,“做编辑有三种文字生活:一是读,编辑以读稿为业;二是评,有了评头论足的意愿与志趣,稿子才能分出高低短长来;三是写,基本功就是写评论,审稿意见本质上是一篇书评”。所以,对于这部自己花了心血编辑出来的作品,如果不“写”一篇像样一点的书评或者书话出来,身为责编,“文字生活”就有缺憾。还不仅此,因为我不仅仅是此书的责编,更是书名中“老城”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毫无遗漏地见证了老城的更新之路,如果不把所触所感写下来,就会是更大的缺憾。此两者缘由驱动我写下下面这些文字。

     

        “更(gēng)新”还是“更(gèng)新”?

     

        《老城更新》在出书过程中,常被出版社内外各环节经手人读成“老城更(gèng)新”,我每次都耐心纠正,告诉他们差不多就是旧区改造的意思(当然,这个解释太简单粗暴)。但纠正完了总想,读第四声其实也不错,经过旧区改造、城市更新,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黄浦老城区不正持续焕发着更为崭新的魅力吗?“更(gēng)新”是手段,“更(gèng)新”是愿景,通过“更(gēng)新”实现“更(gèng)新”。

     

        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城市更新”虽然已经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和传播,但对之陌生者大有人在。实际上,“城市更新”是源自西方的一个概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普遍讨论的是“UrbanRenewal”,指向比较狭窄,主要是针对城市衰败地段住宅等建筑的拆旧建新。1990年代之后,“UrbanRe⁃generation”的概念开始取而代之,涵括性更广、更加综合,代表性的定义是由英国邓迪大学欧洲战略规划教授彼得·罗伯茨(PeterRoberts)在他与休·塞克斯合著的《城市更新手册》(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2000)中提出的:“用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应该致力于在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处于变化中的城市地区作出长远的、持续性的改善和提高。”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以二战结束为起点,欧洲和北美诸多国家的城市更新也经历了推倒重建、邻里修复、经济复原等阶段,体现了城市更新由最初的物质环境的重建、到整体环境的改善提升,再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复兴这样一个演化脉络。国内学界自1980年代开始,也逐步有了“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只是表述上、界定上并没有统一使用“城市更新”一说。例如“城市新陈代谢”“城市有机更新”“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等,这些概念也都突破了拆旧建新的狭义理解,而关注城市街区的保护、修复与发展,注重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一方面,学界没有停止过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无论“城市更新”如何定义,城市规划者没有停止过城市更新的实施和行动,例如黄浦的老城更新实践。

     

        让老百姓“搬好房子去住”:老城更新第一步黄浦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也带来了两面性——繁华与破败并存,尤其是在曾被称作“下只角”的老城厢一带。我出生在此,上学在此,长大成人在此,如今生活工作仍然在此。“七十二家房客”居住条件的艰难,街区环境的脏乱差,商圈闹市布局的杂乱无章,都是经年累月老城区曾经给我的印象。十年前,也即原南市、原黄浦合并数年之后,老城区的二元结构尤为凸显:高档写字楼与成片危房简屋交织,高收入人群与困难家庭共生,资本密集型业态与劳动密集型业态并存。

     

        《老城更新》的作者周伟当时初到黄浦,他感到要从根本上改变黄浦的状态,必须从旧区改造、城市更新着手,让黄浦这个老城区重新活起来,焕发出新的活力。黄浦的旧改量之大、任务之艰巨是毫无疑问的:众多地段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二级以下旧里,成套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甚至百分之十几,一些街道84%以上的居民还在拎马桶;与此同时,很多百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在旧改过程中必须避免遭到破坏,一些年久失修的则还需要修复和保护。

     

        面对动迁政策、房源、资金等诸多困难和瓶颈,黄浦当时在全市率先尝试旧改征收两轮征询,探索历史风貌保护区旧改试点,不仅实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也为全市旧区改造提供了不少经验,更为老城区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获得感”。讲一个我亲历的小插曲。董家渡拆迁那会儿,我经常举着相机在逼仄的小弄堂里转悠,猎奇也好,记录也好,总是想定格下一些即将成为历史的场景。那天我转到一个拆到一半的院子里,屋主见了我,很不屑地说,“有什么好拍,阿拉住这里都住得恨透了,终于可以搬好房子去住了”。当时让我报以憨笑、印象至深的这句话,以及屋主从不屑秒变喜悦的表情,在我编《老城更新》时,不断地浮现出来,重叠其中的,则是为了黄浦老百姓“搬好房子去住”,规划者所投入的巨大心力。

     

        旧改的目的是什么?《老城更新》作者的回答是:第一是解决老城区几万户、十几万户老百姓的居住困难。什么是民生?把老百姓的居住困难解决了就是最大的民生。

     

        建设外滩金融集聚带:老城更新的高站位

     

        那么,旧改的第二个目的又是什么?作者进一步的回答是:“为黄浦今后的发展腾出空间。城市更新就是需要不断出现新的功能、新的产业、新的形象,我们提出建设外滩金融集聚带,但若没有这一空间基础,就是空谈。”

     

        正如前所述,城市更新是“用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因此,城市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物质环境,更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层面。黄浦的老城更新,也是在这样的站位上来推进的。如《老城更新》作者在书中的讲述,他从紧迫性和战略性相结合上确立旧改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块,既把重点放在居民居住条件最困难、居住环境最差、居民改造意愿最强烈的地方,也把黄浦今后发展战略重点区域、重点地块作为旧改的重点。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黄浦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被确立为建设外滩金融集聚带。对于老外滩,通过老大楼置换恢复其金融功能;对于南外滩,通过旧改和规划,打造成新的金融功能区。

     

        当时提出了“一、二、三”实施计划,即制定一份规划(实际包括一份外滩金融集聚带发展纲要和一份建设规划),建设两大基础工程(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工程和南外滩滨江岸线贯通工程),实施三大组团开发(十六铺地块、复兴地块、董家渡地块)。如今,这三项计划基本上都得到了实施落实,拥有百年金融文化底蕴的老外滩魅力重现,南外滩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新外滩、新金融”的气象已经展现,大量金融机构云集外滩,既有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这类国家级金融市场,又有众安在线这类新金融机构,也有浦发、海通、东方证券等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培育、引进金融新业态、新技术、新领域、新模式、新力量,外滩正在打造成为新的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金融专业服务中心。

     

        除了通过旧改腾出空间,进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建设,黄浦的老城更新还涉及了南京东路、淮海路、豫园商城等重要商街的商业结构调整、消费能级提升,传统国企的改革、国资的壮大,楼宇经济、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等等。即以“双轮”驱动城市更新——一个轮子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入新业态、新模式,注入新机制、新动力;另一个轮子是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特别是金融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发展。

     

        城市更新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规划者改革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比如,除了前面提到的旧改中两轮征询等工作模式的创新,在南外滩土地出让中还独创了“三带”机制,即“带规划设计方案、带功能使用要求、带基础设施条件”。还比如,《老城更新》讲到招商引资,黄浦因楼宇资源、土地资源有限,因此不拼硬条件、不拼政策优惠,而是发挥金融集聚带比较优势,凭借的是服务、是软环境。

     

        作为见证者的一份“奇缘”

     

        《老城更新》记录了黄浦以城市更新实现整个城区功能开发升级、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形态和形象提升的一段过程,呈现了城市更新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黄浦“样本”。城市更新需要时间去完成,也许在短短的几年内看不到很多的城市形象变化,但是若以三年、五年、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跨度回看,城市的巨大变迁成就皆可跃然眼前。对此,《老城更新》作者有着清晰的判断和远见,他认为,对老城区进行的整体设计和开发至少要看50年,所以做规划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国际一流的;留下一个好的蓝图,是对老城区子孙后代的最好交代。这些年来黄浦的城市更新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于我这个黄浦居民更是切身感受。

     

        这本书成书于作者在黄浦期间调研、考察、研究工作等不同场合讲话的记录稿。最初我翻看厚厚一摞按讲话时间排序的记录稿,徒有不断的感叹,对于怎么编我并无明确的头绪。感叹不已是因为讲稿里的每一个细节,大到南外滩黄金岸线的再造,小到临时菜场的设点,对我来说都是生动、具象、熟稔、无比亲切的,只是之前我并不知道个中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此后编书的过程中,作者多次同我讲述了他在黄浦期间主要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路径等等,帮我理清楚整本书该有的逻辑、脉络。我也不断地从中了解到黄浦这十年来翻天覆地变化背后,从战略规划、到载体建设、再到功能开发等一系列城市更新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以及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模式。照着作者跟我讲述的思路,我着手对原始讲话稿进行复杂的“更新”工程,在几大本讲稿里爬梳了几个月,数易其稿,最终编成了现在这本《老城更新》。

     

        黄浦是我的家园,对于老土地,我始终抱有“好事”之心,所以每当看到周围老房子成片成片地开始拆迁,我常会去现场兜兜转转甚至爬个废墟堆,一则多看几眼老土地的“旧颜”,二则憧憬想象一下废墟堆铲平后,老旧的城区将会怎样惊鸿起舞。我曾对作者开玩笑说,几年前我爬拆迁现场废墟堆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背后的总指挥是谁,更没想过若干年后会由我来编这本讲黄浦城市更新的书。实质上,铲平废墟堆的并不是推土机,而是城市规划者的战略视野、韬略卓识和笃行务实——这是我编完这本书后,对旧区改造、城市更新的进阶理解。

     

        我对黄浦有着深厚的感情,能挟此“私心”,用书的形式,以黄浦百姓和责任编辑的双重身份,记载下这一段老城更新之路,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奇缘”和幸运。所以,必须再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一笔,以此抒写我作为老城更新见证者的黄浦情怀和感恩之心。

     

        愿以“更(gēng)新”成就“更(gèng)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