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刘文飞(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把我们自己忘记的历史展现面前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2月12日   20 版)

        拿到《春潮漫卷书香永》以后,我感觉这像是一个守财奴,把自己的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珍惜之情油然而生。其实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发信的人,是一个意外,我们所有人给他写信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会发表出来。开始我有点担心,待看了书以后,至少我看了自己的两封信以后我释然了,我觉得给我们更多的是正面的东西,是那种温情,我们知道字如其人,其实一个人的书信可能更像他自己,因为你书信没有假装的东西。我看到这个地方,有的人是去讨要稿费的,哪怕能多给我五块钱,我们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我一开始有点悲哀,但是后来觉得实际上还是有点温情的。赵振江老师说他记忆中间没有给刘硕良先生写信,只说过翻译诗集的事,一看书把我们自己都已忘记的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们自己面前,太感动了。

        从五四开始,小到我们写诗、作文的体验,大到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是翻译过来的。现在作家写作不是以李白和曹雪芹为模,而是以托尔斯泰为模,改革开放以后更是这样。

        我个人认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太多讲外来的投资对我们有大帮助,收获很大。而很少有人从外国文学对中国人意识影响深刻的角度切入。我们自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我们看的只是一部部外国文学作品而已。但是你看了以后,由此产生的对国外的想法,以及这想法带来的雄心,冲击力,我们没有太注意到。其实那个时代我们知道是文学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是富有激情,富有理想的,这是外国文学作品给我们所有的精神养分。而当下我们薄弱的似乎是伟大理想的缺失,健康审美态度的缺失。这跟现在外国文学在国内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或者人口比例,外国文学读者量严重降低是有关系的。这本书让我们重温那样一个时代,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感到外国文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积极作用,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