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军旅文学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傅逸尘在《面面观》中,试图回应这一难题。

    夜阑卧听风吹雨

    李壮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2月12日   11 版)
    《“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全三册),傅逸尘编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125.00元

        傅逸尘兄编著的《“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有上、中、下厚厚三大本。不仅是厚,这套书的开本也大,看在眼里觉得宽阔,捧在手里分外踏实。我把三本书摞起来码放在家里客厅的沙发上,待晚上下班回来,洗漱完毕、身心放空,就坐下来细细品读几篇。有时不知不觉读到夜深,合上书走到窗边开窗透气。夜空朗朗,星途广阔。那种眼里手里的宽阔踏实,便忽然传到了心中。

        所谓宽阔,无疑与军旅文学书写的精神格局有关,它是一种从文本阅读行为内部浮升起来的直观体验:傅逸尘在自己过往的理论批评文章和本书的弁言评点之中,都多次阐述和强调了英雄叙事和理想主义情怀;而《“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一书所选取的作家作品,的确颇为集中地彰显了“英雄”与“理想”这两种元素的在场,因而构建起了雄浑宽阔的内在精神空间。

        至于踏实,则更多来自于一种关乎文学脉络和美学谱系的历史化想象。傅逸尘对“新生代”军旅作家概念的提出和阐释,固然是建基于当下具体时空坐标的文学命名行为,然而很明显,这套书的背后依托着悠久、深厚的文学传统。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和英雄热血,以及与之相关的、强健刚猛的生命意志及荷尔蒙气息,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获得过极其充分、成果辉煌的文学表达。《面面观》依托着这种传统,同时也赓续并拓展了这种传统。我从这套书中感受到的宽阔和踏实,绝非是一种孤立的文本气质或阅读体验,而是折射出深邃的历史美学景深。而傅逸尘反复倡导吁求的这种刚猛强健之文风、英雄崇高之审美,又恰恰是当下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社会文化生态中格外缺失的。

        然而,军旅文学在当下面临的许多困境,也由此而来。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军旅文学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又应当以何种方式找到自己有效的文学表达?

        傅逸尘在《面面观》中,试图回应这一难题。在总论文章《“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中,傅逸尘明确地分析了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作趋势:其一,是日常生活经验为军旅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角度和动力;其二,是“个人私语”式的诗学策略对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构成了相当程度的消解。这样的趋势,在本书收录的作品中获得了非常鲜明的体现:相当一部分作品,对硝烟炮火着墨不多,真实的战争在很多时候只是作为想象性的话语背景存在;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更多在于对当代军人生活状态、生命处境的呈现,以及在军人这一特殊身份之下展开的情感探幽与人性剖析。在此意义上,军旅文学(以及这一称谓背后的自我认知及美学认同)的重心,正在从特定的题材、内容、叙事模式,转向特定的经验视角和身份设定。军营里的故事,频繁地冲破原本封闭自足的时空领域和逻辑范畴,不断同更真实、更复杂的社会生活发生多层面的能量交换。故而,傅逸尘所命名的军旅作家群体之“新”,绝不仅仅是在作家队伍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意义上,以机械的方式获得成立;就文本而言,它更意味着人间烟火气和情感复杂性对英雄叙事的深刻介入,意味着文学观照军旅生活、表现军人群体的新的切入视角,既包含了技巧方法之“新”、也标示着观念审美之“新”。

        在我看来,《面面观》在总体面貌上呈现出至少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作家作品选择富有代表性,美学风格较为鲜明。当下较为活跃的青年军旅作家,在这套书里第一次获得了集中的亮相展示。王凯、西元、董夏青青等人,都是近年来创作活跃、个人风格较为突出的青年军旅作家。从傅逸尘为每位作家写的点评弁言和作家作品论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各自鲜明的创作面貌和特点。二是视野广阔、涵盖力强。小说及小说作者无疑是这套书的关注重点,同时,非虚构类写作(如丁晓平、王龙的作品)、散文写作(如杨献平的作品)以及带有影视剧本色彩的写作(如海飞的作品)等等,也都在书中拥有自己的位置——不同的文体和叙事类型如同高低各异的声部,共同丰富着军旅文学的声音质地。三是显示出某种“体例的野心”。傅逸尘为每一位入选作家都配备了装备齐全的武库:有总论,有随笔式的弁言点评,有代表作的文本收录,有作家作品专论,还有创作谈、对话录和创作年谱。此种元素齐整的体例设计,令这套书同时拥有了精粹选本与学术资料两种属性;溯源反推回去,也令我们足可想象编著者傅逸尘托付其中的苦心、匠心以及文学野心。

        对于《面面观》,我们可以从学理性的角度去阅读它,也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感知它。也许多年之后返身回顾,我们能够从这三本厚厚的大书中看出某种里程碑式的历史坐标意味,并得以最终见证一代军旅作家用笔和信念深深种下的未来果实。那果实的滋味当是丰厚与开阔的,因为与之相关的一切源于军旅又绝不只局限于军旅——“夜阑卧听风吹雨”,就好像文人如我虽不曾我投身行伍、暂且只能隔窗侧耳一听,但那铁马冰河之梦、那爆发自灵魂的强悍与血气,却终究能为窗里窗外一切的文字和心灵所深情共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