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山美、水美、城市美、乡村美。不光首都维也纳以绮丽、优雅而称奇,而且别的城市也都靓丽,无不风姿绰约、流光溢彩、使人陶醉。萨尔茨堡就是一块色彩鲜明的净土、胜地。
萨尔茨堡(Salzburg)可是久闻大名,德文里Salz为盐,Burg是城堡,城名意即盐城。奥地利为远离大海的内陆国家,居民取食海盐不易,只能从其居住的阿尔卑斯山间采掘岩盐。奥地利的深山中颇有一些年代悠久的岩盐矿坑,生活着一群以采盐为生的盐工。我在景色如画的哈尔施塔特景区的村口,就见有纪念此事的盐工石雕塑像。而流经萨尔茨堡城下的那条萨尔察赫河(Salzach),也就是“盐河”之意。距此不远的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按字面意思便是“盐穴宝藏”。可见,这些名称都跟盐矿相关。哈尔施塔特和萨尔茨卡默古特盐矿的开采,都差不多可以回溯到古昔铁器时代。
萨尔茨堡一带,历史上最初为凯尔特人的定居地,后渐形成罗马人的城镇。8世纪该地相继建立天主教的主教和大主教辖区,13世纪升格为枢机主教的住所。在行政上,该城直至1805年才正式并入奥地利帝国的版图。因地势而形成的城市建筑格局,与此间阿尔卑斯山野的壮美景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故有世界最美丽城市之一的盛誉。
萨尔茨堡城区面积不大,十分适于步行浏览。其老城区,正是古迹荟萃的精华之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各色教堂云集,完全可以慢慢品味。然因时间所限,只得择其要者了。
影片《音乐之声》是一部由好莱坞拍摄、以奥地利为背景的音乐风光片,改革开放初年,曾在国内城市的文化生活领域风靡一时,深得国人喜爱,其中的经典歌曲不少至今仍流行坊间,为观众所传唱。该片写的是反纳粹的奥地利故事,以萨尔茨堡一带为外景地。看萨尔茨堡,免不了会走访一些与影片相关的景点,颇感亲切。我们在萨尔茨堡参观的米拉贝尔宫及花园,便是一处。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园林,始建于1606年,是当时的大主教沃尔夫所建,19世纪初罹遭火灾后重建。宫中有号称世界最美的婚礼大厅,音乐家莫扎特曾在这里为大主教主持过演出。米拉贝尔花园就占地面积而言不大,但精心设计的园林布局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花圃极典雅,与喷泉近旁的风土水火及希腊罗马诸神塑像相映成趣。还有位于海尔布伦宫、崔拉普之家等处的宴客厅、玻璃花房,都是影片中某些场景的摄制地,特别易于勾起观众的回忆。奥地利的影片在中国上映的并不多,但好的片子,走红一部足矣!
萨尔茨堡最显著的两处地标性建筑,就是著名的城堡和大教堂。当然,相比之下,是先有城堡,后筑教堂的。萨尔茨堡城堡,初建于1077年,是当时的大主教格布哈特为抵御北边巴伐利亚公爵的武力威胁而建起的,由于墙高城固,据说从未被攻陷过。城堡山的位置优越,居高临下,易于防守,俨如卫城。如今登山,可由缆车代步。为凸显其夜景,已置灯光展布,夜色中,堡垒映现,悬于古城半空,犹似梦幻一般,甚为壮观。白天登山,近可俯览全城胜景,萨尔察赫河自脚下汩汩而去。举目北望,群山起伏,七月天还可见阿尔卑斯尖峰之端星星点点残留着的积雪,依稀该是德国境域了。萨尔茨堡城堡终日供人参观,高大的城墙,圆柱形的塔楼,开阔的马道,适于防御的火炮炮位,以及带有精致天花板的主教大厅,都给人以完满充实的印象。城堡内部不像一般城堡那样逼仄,楼梯盘旋,庭院宽大,便于士兵调动、腾挪。城堡内还设有玩偶陈列室,展示了各种古风盎然的牵线木偶。这才猛然想起影片《音乐之声》中女主人公玛利亚指导孩子们演出木偶剧的那场戏,原非偶然,而是取材于当地传统文化,看来编导不乏良苦用心的。
萨尔茨堡大教堂,自也值得关注。教堂已历8个世纪,系巴洛克风格建筑,庄严厚重,装饰考究,是落成于德语世界的首座意大利样式教堂。但毕竟出自德语民族之手,其艺术情趣终还不同于讲求繁复奢华的拉丁民族。萨尔茨堡大教堂的内装修,仍以淳朴的大块素白为底色,无论柱拱还是堆塑,再饰以其他色彩的圣像画。萨尔茨堡大教堂因遭兵燹,屡兴屡废,最晚近的一次劫难便是二战。顶楼和内部严重损毁,至1959年才终得修复,而教堂大钟则于1962年挂上。距教堂不远处,带尖顶塔楼的那片建筑群,据说原本为当年的萨尔茨堡大学,建于1622年。大教堂一对钟楼耸峙,巍峨壮观,覆有淡绿色的圆拱铜顶,建筑风格则接近于南边隔阿尔卑斯山脉毗邻的北意大利。大教堂广场是城内游览马车的停歇地,也是游人休憩的地方,散落着三三两两的木椅。广场边还坐落着一汪喷泉,其雕像高达15米。广场另侧,是主教府邸,那是历任萨尔茨堡主教的驻所。外观乍看,似不称奇,但内里却包含着180多个房间,着实规模不小。因为萨尔茨堡不同于欧洲大部分封建时代的世俗公爵侯爵领地,而是独特的大主教区,全然由教会辖治,大主教就是本地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府邸因而也不同凡响了。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的又一音乐中心,它跟莫扎特的名字紧密相连,因着莫扎特的盛名和伟绩而熠熠生辉。诚如人们所说,假如没有莫扎特,萨尔茨堡势将减色许多,或许只是个平凡之地而已。莫扎特出生在萨尔茨堡市中心的格特莱第街9号,在该城一直生活到17岁,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自幼深受充当主教乐师的父亲熏陶,早年便显露了出众的音乐才华,6岁时被带入宫廷,为女皇玛利亚·特蕾莎弹奏钢琴。后来他小小年纪,随父亲旅行各地,也成为主教的乐师。莫扎特作为作曲家,毕生创作丰沛,留下交响乐、歌剧、室内乐、宗教乐曲及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数十部作品,成为欧洲古典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萨尔茨堡遂成为莫扎特初登乐坛、力展风采的音乐圣殿。
在城里,当我们沿着萨尔察赫河畔缓步慢行时,很容易就看到了一幢外墙涂以米黄色的三层楼房,写明是“莫扎特故居”。过河不远处另一座蜡黄色墙体的五层楼房,则是莫扎特当年的出生地,他生于该屋的四层楼上。莫扎特的活动年代距今已超过250年,他的居屋竟能完整留存至今,修葺如新,这也是颇为让人惊奇的,可见其时房屋质地之优良。更为久远的是在离萨尔茨堡稍远的乡下,风景秀丽的圣吉尔根小镇上,甚至保存了莫扎特母亲出生的小屋,我们在游萨尔茨堡前一天刚去实地浏览过。沿萨尔察赫河岸徜徉,不经意间还发现了卡拉扬的出生地。这位当代大指挥家,1908年也是出生在这座城市。卡拉扬的居屋并无迎风招展的广告旗,仅见街边立有一尊指挥家身着毛衣在执棒排练的等身青铜雕像,下面标有他的名字和生卒年份,1989年离世的。朴实无华,留给熟人看罢了。这位当代最了不起的音乐家,起步于萨尔茨堡的莫扎特纪念馆,由此开始了最初的音乐学习和训练,日后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大指挥家。
音乐活动对萨尔茨堡的影响力巨大。我在这座城市逗留不久,虽然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但惜日期之迫而难以亲历、参与了。1920年,莫扎特的家乡人首次创立了萨尔茨堡音乐节,后渐形成传统,办成了一个世界最高水准、最负盛名的音乐节庆。
萨尔茨堡的母亲河萨尔察赫河,与城市的流动和生命节律如此合拍。在城内行走,免不了会多次濒临或横穿河流,河边的景色自然就格外瑰丽、动人。横跨河面的一道道桥梁,分别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古至今,从石桥至金属桥,都有——马克小桥、修泰兹桥、雷纳桥、米尔纳小桥,还有莫扎特小桥等。河流冲刷着河岸,催生并滋养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