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杨)日前,“给孩子系列”主编、诗人北岛与刘慈欣、韩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京共同出席《给孩子的科幻》首发式,就如何给孩子编选一本科幻小说集、阅读科幻对孩子有何积极影响以及中国科幻小说的现状和世界科幻的未来前景等话题进行探讨,现场还有三位青年科幻作家与科幻写作前辈分享了创作心得与自己的科幻观。
由活字文化策划、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给孩子系列”图书自2014年推出《给孩子的诗》至今,已有《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故事》《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等多本邀请北岛、叶嘉莹、王安忆、唐晓峰等不同领域名家担纲编选的图书出版,很受读者欢迎。这一系列的第十一本《给孩子的科幻》已于近日问世,由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刘慈欣与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韩松联合选编。
“北岛这样的诗人和科幻作家合作编选一本给孩子的科幻小说集,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少见的。”韩松说,“编选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科幻经典,希望把这么多年打动我的经典篇目选进来,也受到北岛追求极限、纯真、完美的精神感召。”《给孩子的科幻》中,由刘慈欣、韩松编选了国内外十五位风格、流派各异的科幻小说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既有阿瑟·克拉克、特里·比森、特德·姜这样的欧美科幻小说大师,也有童恩正、王晋康、刘慈欣等中国科幻小说名家,所选作品兼顾代表性、经典价值与读者的接受程度。
“‘科幻’这个词,本身就等同于年轻和梦想,代表了人类这个物种目前正在经历的童年时代。我们接受它,就是肯定我们自己,从而树立起对当下及未来的信心。”韩松在文章中曾这样表示。谈到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门类,刘慈欣在活动现场说,“科幻小说由传统的、描写人与社会关系的诗歌和小说而来,发展到描写人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这样的作品同样也有诗意的美学存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强烈的未来感,这无疑给科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戴锦华认为,科幻小说是一种人类用以思考未来可能性的题材,在映照现实这件事上,没有比科幻小说离我们更近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