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别有幽情的浪漫主义文学史话

    黎服兵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0月24日   10 版)
    《最后的浪漫》,刘钦伟著,花城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48.00元

        刘钦伟《最后的浪漫》以史料加故事的史话方式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思潮的演变史,讲述那些浪漫派作家的故事。

        那是一个民智初启、百家争鸣、万马奔腾的年代。一切从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开始。以读者需要为依据,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几块大洋,几位同仁,就敢办刊物开书局。自负盈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蹶而复起。流浪者可以一文成名,校对员可以一夜成名,失学者可以一诗成名。时代造就文学,文学造就人才,人才促进时代,良性循环自此开端。苗圃宽松,土壤滋润,作者层出不穷,作品层出不穷,流派层出不穷,造就一时辉煌。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要改造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陈独秀更激进,随即发表《文学的革命》,要彻底抛弃旧文学。两篇文章前后刊载于《新青年》,主张接近,用力不同,内家的绵劲和外家的刚强并用,才撬动顽固的旧文字,推动白话文在全国普及。

        傅斯年这个五四运动的带头学生,除了思想激进行动刚猛之外,还显示出对未来文学建设的洞见。是他提出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的理论根据和方法:一、怎么说就怎么写;二、白话文必须欧化才能传达复杂的思想。

        闻一多给白话文自由诗也定出合理的审美规矩:音节的“音乐美”、辞藻的“绘画美”、体裁匀称的“建筑美”。此论一出,天下新旧体诗人皆服。

        胡适和创造社亦分亦合,虽然他服膺杜威的实验主义,讲究实用有效,推出文字工具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进新思想必须有好工具同时发展,从而加强了白话文写作的可操作性和体验性。但胡适也不反对创造社的艺术主张,对唯美主义喜欢表现人类性灵、忧郁、颓废、黑暗、邪恶层面持鼓励支持姿态,体现出极度的宽容和气,化解了文研会和创造社一些误会和意气之争。谦谦君子之风,泽被文坛。

        介于新旧之间的林纾,过去教科书评为守旧一派。本书却拈出这位老举人的维新思想和行为。脍炙人口的小仲马小说《茶花女》,中译第一人就是林纾,书题《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毕生翻译外国文学名著一百七十余种,影响整整一代新文学作家,包括鲁氏兄弟。林纾是不懂外语的老学究,全靠别人口译,自己随听随用笔记录成文言文。口译者未停而林纾笔下已成文,且文采斐然,往往译作比原著还传神,堪称文学界译文界的传奇。

        浪漫主义最能表现那一代青年的觉醒意识、自我意识、解放意识。被美征服,讴歌美,追求美,直至发展到极端,推崇颓废,歌颂邪恶。浪漫主义的作品把醒悟的痛苦,面对现实的无奈,追求个体的欢乐,坠于黑暗的恐惧,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客观上与批判现实主义殊途同归,提出同样的根本问题:怎么改造社会?怎么改造人?理想社会在哪里?完人在哪里?

        观察文研会与创造社、太阳社与新月社的争论会引发很多思考。首先是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是为人生的艺术还是为艺术的艺术?对旧文学是兼收并蓄还是坚决抛弃?白话文自由诗的写作是完全的自由不受任何拘束还是保持基本的格律?文字改革是走向世界语还是白话文?为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双方争得你死我活,机锋迭出,创意惊人。其次,这些求改革求进步求新意的纷争和冲突,又完全是绅士式、朋友式、促进式的。事后来看,争论的形式是偏激了,姿态过于争强好胜,有时还会闹到割席断交的地步,然而彼此还是同道中人,还是新文学运动的一分子,实际分歧并不算大。

        文学奠定社会进步的基础,影响社会大众的观念,风气一开,旧社会的复辟不再可能,社会的倒退成为妄想。思想、文学、文化的更新,是社会更新最可靠的途径。

        这三十万字犹如一部中国新文学运动简史,脉络清晰,资料详实,人物众多,潮流奔涌,气势宏大。在完善架构下还不乏奇闻轶事,生动有趣,别有幽情。唯一不足,是缺了些分析评论。欣赏流连,击节赞叹,并撰此小文表达一点读后的感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