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 关注现实与艺术创新的统一

    《白鹿原》等40部作品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0月10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活动近日在青岛举行。《白鹿原》《古船》《尘埃落定》《浮躁》等40部作品(长篇小说15部、中篇小说15部、短篇小说10部)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该评选活动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时代的伟大变革,文艺作品始终在前沿记录见证她的辉煌和艰辛。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活动无疑是对这40年来中国文学历程的一种梳理和回顾。“其影响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第一,当时的社会影响。就是当时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在读者中激起的波澜。第二,它和文学史的遴选不一样,文学史注重全貌和整体,我们注重的是最具有改革开放精神的作品。第三,也注意在小说发展史的地位和影响。入选作品在小说艺术创新上的成就,比如它延续了什么、它有没有影响其他人的写作、有没有影响时代风潮的变化等。”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表示,这些作品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关注现实与艺术创新的统一,社会影响和文学成就的典范,畅销和长销的共同实现,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学工作者的骄傲,是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强调,这是一次带有主题的评选,注重影响力,注重社会影响和社会思潮,从社会学和文学史的双重角度来考察作品。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同时在胶州举行。与会作家学者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作更多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主义力作开展广泛深入的研讨。山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小说倡导现实主义创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既是大众对小说审美的外在要求,更是小说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需要。惟有这种内在与外在的要求形成一致性的重合,才能实现当代中国小说审美范式的完成。杜学文说,中国小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艺术资源更为丰富多样:“首先是中国小说,特别是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创作形成的传统,其次是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再次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小说创作的经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新兴的艺术形式如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将对中国小说产生重要的影响等。概括而言,在基于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方法之上,吸纳包括现代艺术思潮与方法、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主体的多样性形态应该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未来走向。”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宝亮注意到,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相生的。比如贾平凹的小说在叙事情节模式上就有一个先后的变化。八十年代初期,贾平凹小说叙事情节模式经常出现的是“一女二男”型:甲男保守固执,乙男开放进取,女性抛弃甲而选取乙(《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黑氏》等);九十年代前后,贾平凹叙事情节模式变化为“一男二女”型:甲女开放西化,乙女传统娴静,男性由一开始钟情于甲女到最终牵手乙女,标志着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等)。这里实际上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心态的变迁:八十年代初期我们从不加选择地全盘西化厌恶传统到九十年代对西方文化的有所选择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情感的回归。郭宝亮认为,贾平凹的小说叙事情节模式的变化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评论家王春林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候,回顾文学发展,1980年代以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等不断更迭的思潮中,有两个思潮非常重要,一是寻根文学。比如韩少功的小说是有根的,建立了文学与文化之间内在的关联,深刻影响了未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二是先锋文学,马原的“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唤醒了中国作家的叙事意识,在语言形式上,先锋文学对中国小说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文体角度来说,不同文体的小说四十年来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中篇小说,带有文体创造的意义,堪称中国新时期小说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评论家李掖平认为,新世纪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大爆炸的年代,八零后、九零后作家相继登上文坛,文坛上数代作家济济一堂,争奇斗艳,创作阵容和文本数量极其庞大,呈现出一片繁荣的状态。而莫言斩获诺奖,刘慈欣斩获雨果奖,都反映着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大,新时期文学发展依旧在路上。在文坛繁花似锦的今天,其潜在的问题也无可争议,那就是文学经典性的缺失。市场化提升了文学的商业价值,却也让文学在一些重要的场域逐渐沉寂,文学的现实关怀和思辨意义逐渐缺失,反映现实人生,叩问灵魂,给予现代人精神慰藉的作品逐渐缺失,文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逐步削弱,这也是新世纪以后文学创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