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李敬泽李宏伟参加“《诗经消息》分享会”

    黄德海:《诗经》可以与我们更亲近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0月10日   02 版)

        本报讯“虚构的《诗经》如何因应现实?——《诗经消息》分享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家出版社副编审李宏伟和《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思海,就黄思海新书《诗经消息》(作家出版社)展开充分讨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一直主要被当作文学作品阅读和研究,对它的体会、品味也常常从文学角度出发。《诗经消息》则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研究《诗经》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后世解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为什么历代圣贤不将《诗经》中的诗歌仅作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并奉为“经”的道理所在。

     

        据黄德海透露,他最初读的《诗经》是从一个小书店买的白话注本,凭感觉选了一些自己认为好的篇目背诵。再读《诗经》,是在这之后五六年了。听完《毛诗正义》的课,“顿觉豁然开朗,《诗经》在眼前呈现为一个精密的结构,内心有了切切实实懂了点什么的踏实”。黄德海重新找出那本在小书店买的《诗经》,对照释义详读。后来因偶感时事,写了两篇与《诗经》有关的文章。本以为就此作罢,没想到无意中接触到潘雨廷的《诗说》,黄德海又有了新发现:“感觉自己看到了《诗经》作为织体的内在纹理,古人的心力和精神景象有一部分涌现出来,我瞥见了无限辽阔的一角,感到无比欣喜。”借着这欣喜的鼓舞,黄德海边学边写,就有了另外十一篇与《诗经》有关的文章。写作过程中不时发现的惊喜和对各种困难的克服,使黄德海将其称为“一次充满悦乐的学习之旅”。

     

        《诗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原典的意义,每一个读书人都具有这种原始的传统情结。李敬泽说:“当你将它理解为经时,就要站在三千年前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变为危险的文化保守分子。”对此,黄德海笑言自己从不是保守派,即便是,也是落到现实上的保守。黄德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书写,使《诗经》变得更加当代化,进入一个与我们更加亲近的时空,让人们通过《诗经》认识自己的天性并且和世界建立关系。《诗经》里的一片深心,经历代圣贤擦洗,终于传递至今时今日此地此人——这个“此人”,可以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如李宏伟所言“每一次阅读《诗经消息》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

     

        《诗经消息》融入黄德海个人阅历和西学功底,他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在深刻沟通之后,用中正淳厚、严谨朴素又极富睿思的文字,诠释出一位当代青年学者对古人和世事人心的理解,传递出一部经典在今日依旧能够对应世事、映照精神、安放灵魂的新鲜消息。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