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 小小说首次跻身鲁奖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8月15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于8月11日揭晓,7个奖项共34篇(部)作品获奖。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34部获奖作品体现了过去四年来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所取得的成绩,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作家们在题材、主题、风格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创作出了一批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毕竟是少数,这些获奖作品和更多没有获奖的好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宽阔景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在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见证着中国文学正在由“高原”迈向“高峰”的坚实步伐。

     

        中国作协副主席、散文杂文奖评奖委员会主任阎晶明认为,本届评奖收到的210部参评作品,体现了近四年来中国作家散文创作取得的成绩和创作特点。第一,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为主题的文化散文仍是重要的创作领域,作家们以各自的文化观和视角不断尝试,艺术追求上各有特色;第二,写亲情的作品较多,较之以往单篇的抒情散文,更多的作家选择长篇叙述,所要表达的主题超越了简单的个人亲情,体现了更多的对人生价值的探求;第三,作家们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在关照日常生活的同时,传达的是对文化的寻找和对生活的态度;第四,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结合的散文作品,体现了作家对科学知识传递和普及的意识;第五,有大量的作品是对现实题材的表达,作家在生活中寻找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反映生活变化,给人们的内心和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冲击和振动。另外,关于生活的随感,或内心独白的作品,也有很多佳作,作家的表达更加真切,有思想内涵,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阎晶明认为,本届散文杂文奖的获奖作品,鲍尔吉·原野的《流水似的走马》、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宁肯的《北京:城与年》、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夏立君的《时间的压力》在所表达的主题和艺术探索等方面,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要说明的是,这次获奖作品均以散文集的形式出现,是作家长时间内不断探索,对散文艺术创作积累的结果。

     

        中国作协副主席、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此次获奖的胡弦(《沙漏》)、陈先发(《九章》)、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汤养宗(《去人间》)和杜涯(《落日与朝霞》)等五位诗人,他们各自代表的多元化创作方向,也给当代中国诗歌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他们的获奖诗集也是当代中国诗坛的重要收获。

     

        文学理论评论奖评奖委员会主任施战军表示,本届评奖是对四年来文学理论批评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检验。随着一轮又一轮认真讨论投票,越来越深的印象是,新时代文学批评和理论,导向更明确,视野更宽展,学理与悟性兼具,批评的胆识与建设的担当同向。五部获奖作品的作者包含老中青学人和批评家,他们的成果具有代表性,但确实又只是这四年里最优秀的理论评论成果的一部分。这些成果跟许多未报奖和因为名额有限而未能跻身获奖之列的著作和论文一起,反映出新时代文学现场和文学发展中的理论评论的繁荣局面和景深效果。

     

        “从我参与评审的中篇小说来看,对当下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孙甘露注意到,继上一届鲁迅文学奖程德培、张新颖和滕肖澜获此殊荣后,本届陈思和、小白的获奖,说明上海的作家、评论家的作品,总体上依然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和肯定。这是这些年上海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研究和文学出版领域辛勤努力的结果。这次的获奖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方面均有深入的思考,也显示出艺术风格上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自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开始,鲁迅文学奖的参评队伍中有了小小说的身影。本届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获奖,使小小说在鲁奖舞台上绽放异彩。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委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任何评奖都是以作品说话,我国小小说创作参与者众多,有优良的传统,多年来发展态势不错。小小说文体的繁荣,体现了读者对更精短、更富于智慧的文体呼唤。鲁奖把小小说纳入评选范围是一种必然。历届评选中,评委对所申报的小小说作品均高度重视,期待与小小说创作中真正有突破的作品相遇。本届参评的小小说集共13部,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尤其值得推举。作品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讲述一个奇人绝技的传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语言凝练自然流畅诙谐,既体现了民间最朴素的智慧,也呈现了中华民族相传已久的诚恳忠告,兼具传奇风骨和现代小说要素,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气神,最终脱颖而出。冯骥才的获奖,是对小小说文体的肯定,冯骥才的小小说创作,无论从其对人性的思考角度,还是从其故事性、小说技巧以及对生活的提炼而言,均给人炉火纯青和酣畅淋漓之感,有较强的标杆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