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咸水歌里的家乡情

    谢友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8月08日   03 版)

        认识谢棣英老师是在十多年前的企业文艺汇演上,那时侯她唱着动听悠扬的“咸水歌”,以为她仅仅是一位“咸水歌”的热爱者歌者而已。没想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本土人,竞能用毕生的精力潜心研究咸水歌,并推出《广州咸水歌》。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人们对艺术的概括。源于生活,指艺术创作以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从生活中启迪灵感。高于生活,则是指艺术创作基于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对生活进行提炼,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此书中提到的疍家文化“咸水歌”,正是对艺术这一特征的绝佳诠释。

        疍家文化,植根于岭南地区的沿海和内河地域,形成了独特的水上生活文化,展现出不同于陆上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生活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疍民,曾经被视为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各种不公正的歧视和压迫。但是他们却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排除万难,繁衍至今。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摸爬滚打,被历史所改造,同时也为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恰恰是命途多舛的生活经历,给疍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疍民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并融入自身的所思所想,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具有水上居民特色的“咸水歌”。这些“咸水歌”,作为民歌民谣,既反映了水上人的生活百态具有写实性,又有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朗朗上口的词曲韵律更兼顾了艺术性。研究咸水歌,于研究广府水上民歌文化来说,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可惜,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曾经的咸水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历经风雨后散落民间,日渐式微。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日益重视,出现了不少致力于保护文化的组织和个人。据我所知,为了保护和传承“咸水歌”,作为广东省民族民间咸水歌艺术之乡、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名录项目保护单位的滨江街道,历任领导和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作者谢棣英老师,均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广东珠三角沿海的中山、珠海、东莞等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南沙、黄埔、荔湾等区的水上居民集中地,挨家挨户地对水上居民进行采访,收集咸水歌相关资料。同时,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开展一系列多元化的“咸水歌”传承保护活动,推动了像咸水歌会、咸水歌进校园推广等多种多样的传承方式。如今更是出版《广州咸水歌》,留下了宝贵且系统的文字资料。

        不同于其他咸水歌书籍重歌谱轻背景的做法,作者在书的前半部分向读者展示了对广州咸水歌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并对城市化和乡土式的广州咸水歌作了说明,为读者搭建了基本的背景框架,而后才是咸水歌谱和歌词的展示和解说。这是一次在广州咸水歌传承上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广州咸水歌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广州咸水歌的文化价值的认同,让我们感受到“可歌可泣千年疍家史,可敬可佩咸水歌传人”。

        谢棣英老师对咸水歌的研究自成体系、卓有造诣,如今已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员等数重身份。

        咸水歌不仅是广州的,也是岭南水乡的,更是国际的。千千万万的水上疍民移居海外,一曲曲婉转悠扬的“咸水歌”勾起了他们无尽的乡愁,“咸水歌”成为联结海外华人情感的枢纽。它钩沉着岭南水乡的历史和文化,收获的却是丰厚的广府文化精神特质,它的面世为“咸水歌”的传承和保护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守望岭南,薪火相传。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和热心人士关注文化、关注艺术、关注非遗,让“咸水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永葆活力,继续为中华民族注入思想和价值的新鲜血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