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一次创作上的“反向实验”

    推荐图书:《无名指》

    林榛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14 版)
    林榛:活字文化有限公司人文类图书编辑,参与编辑图书《无名指》《紫禁城的黄昏》《给孩子的书法》等。

        以往提起李陀老师,读者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他的文学评论家身份,如今,他通过长篇小说《无名指》的写作再次回归创作者行列,并力图践行自己的“纯文学”主张,号召当代文坛彻底摆脱现代主义文学的阴影。

        基于此种目的,《无名指》的创作可以被视为一份特殊的文学批评。李陀老师作为文学批评家,并不仅仅基于个人的文学批评成就,而是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都有效地呈现出彼时的历史性难题。从1979年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到80年代的《也谈“伪现代派”及其批评》、90年代的《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重要角色》,乃至于近年来的《〈波动〉序言——新小资和文化领导权的转移》等莫不如此。而贯穿于李陀老师90年代中后期到当下的思想主题,就是对于“纯文学”的批评。

        在《漫说“纯文学”》一文中,李陀老师谈到了一个现象:“我注意到,在九十年代的很多小说里,‘内心叙事’这种心理描写特别时髦,尤其是第三人称的自由间接引语这种技巧,几乎变成了很多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的主要写作手段。”为了践行自己的“纯文学”主张,李陀老师在《无名指》中坚决摒弃这一写作方法,不依赖心理描写而是依赖对话来塑造人物。文中人物的对话都简洁、凝练,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对话成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不仅用来刻画人物,并且用来推动情节发展,哪怕是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以拟对话的方式呈现。

        不以自由间接引语的方式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将内心的情绪直接体现在对话中,这种写作方法在当今的作品中较为少见,却从头到尾贯穿在这部二十万字的小说之中,成为《无名指》的一大特点,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无名指》可谓是李陀老师在写作上的一次反向实验。他努力降低作品中的象征、意象、隐喻、反讽等美学元素,把“写实”这一要素放在创作的中心位置,力求将现实生活表现得真实生动,让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触碰的质感,希望读者能像谈论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那样谈论他笔下的人物。

        对于这次“反向实验”,李陀老师自己总结说,“这个‘反向’并不是倒退,也绝不是在写作上复古——如果说复古,那和文化史上多次发生的‘复古’一样,从‘古’寻找资源和灵感,不过是为前进找到新的支点,为一次新的跳跃找到更合适的踏板。”由此可见,《无名指》的意义高于艺术上更为成熟的作品,对话与心理,形式与历史,生活与信仰,李陀老师将当代文学复杂的焦虑以小说而非文学批评的方式,更为有效地向时代敞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