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

    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 承办:中华读书报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06 版)
    段纯九旬乡贤义办图书馆三十年守候造福桑梓

    现年97岁的段纯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为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复兴流过血汗。33年前,身为退休教师的他联合7位渴望读书的乡民,在穷乡僻壤间创办拥有上万册图书的豪山图书馆,接续起有200年历史的“文阁书院”文脉。三十余年来,当地民风大为改观,不到两千人的村子走出152名大学生。豪山村图书馆在纳入农家书屋管理后日益壮大,成为周边村民们的精神乐园,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

    在湖南安仁县豪山村,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豪山图书馆”,迄今已为当地村民服务33年,创始人之一便是现年97岁的段纯老人。

    青年时代的段纯曾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是一名光荣的抗日英雄,受到过中央表彰。解放后,段纯成为一名教师,品德高尚的他在村民中很有声望,是大家公认的乡贤。

    由于地处偏远,豪山村一度缺乏良好的教育设施。1985年,豪山村教师段祖惕倡议为家乡建一座图书馆,让后代有书可读,很快得到了段纯等八位老先生的积极响应。“过去山村穷,几代人想学知识都找不到书籍,建村图书馆就是不让年轻一代再吃没有文化的亏”,段纯等几位乡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他们的合力倡导和带动下,社会各界踊跃筹资捐书,很快就筹集到近1万册图书。

    图书馆建在哪呢?再没有比修建于清乾隆43年(1778年)的豪山文化书院更合适的地方了。但在当时,那里已被村里的榨油坊、铁厂、牛圈分割占据,一片狼藉,加上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经过老人们说服,村民们腾出了院子。8位老人自己做书柜和书桌,然后又把书籍整理归类。当年6月9日,豪山村图书馆正式挂牌,开始免费向外借书。

    豪山图书馆创办初期
    雷海为外卖小哥凭背诗逆袭人生

    “80后”雷海为出生在湖南邵阳洞口县,7岁时,父亲在他心里面撒下了热爱诗词的种子。中专毕业后,雷海为外出打工,辗转多地,坎坷的生活没能泯灭他对诗歌的热情,工闲去书店读诗、背诗成了惟一的爱好。而这个爱好,竟改变了他的人生。2018年4月,雷海为“一战天下惊”,斩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让人们看到了古典诗词对一个人的慰藉与升华。

    今年4月4日,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爆冷夺魁。他战胜的是曾获该节目上季亚军的《诗刊》编辑彭敏。巨大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雷海为获得空前的曝光率,但大众和媒体的兴奋,并没有改变他淡定的处世状态,这可能是古典诗词带给他的更沉甸甸的收获。

    1981年冬天,雷海为出生在湖南邵阳洞口县。父亲雷长根是当地少有的高中毕业生,爱好文学,工资中很大一部分都拿来买书。为了锻炼儿子的记忆力,雷长根把诗写在纸上,贴满厨房墙壁。雷海为有时饭还没吃两口,父亲突然一指碗里问“谁知盘中餐”,雷海为要说出“粒粒皆辛苦”才能继续吃饭。

    在学生时代,诗词只是雷海为的普通爱好。直到2003年在沪打工期间,这个爱好忽然不一样了。他在电视剧中无意听到李白《侠客行》中的两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自幼喜欢武侠的他一下子被击中,他到书店、黄浦区图书馆查找原文,“重逢”时的喜悦无以言表。他当场背诵下来,从那时起,诗词仿佛在他心中开启了一扇门。这以后,他就经常去书店看书,看完回去默写,忘了再回去翻。

    打工的日子很苦。有段时间雷海为实在没钱租房子,就在一处楼
    李平善靠在书店“偷”知识,变成农民作家

    出生在穷山沟里的李平善,幼年丧父,高中毕业后依靠流浪打工为生,卖过报纸,当过洗碗工,开过摩的,做过代课教师……对文学的热爱,给艰辛的生活带来温暖。买不起书,他就去书店里“蹭”看。在工友嘲讽的话语里,李平善坚持着创作,写下上百万字农村题材作品,多篇文章先后发表。如今的李平善已考取公办语文教师,在稳定的环境里继续着自己的作家梦。

    李平善出生在四川渠县土溪镇一个穷山沟里,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人间。少年时的李平善酷爱读书,白天上学,晚上回到家干农活,干完农活再看书,有时候一读就是一个通宵。高中毕业,李平善没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家中的土地也养不活一家人,他开始了流浪式的打工生涯。

    “为了生存,几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李平善回忆,他去过新疆、广东、海南、山西、武汉……在工地上搬砖、推斗车、提灰桶,做过小生意,搞过建筑,开过摩的,也当过村主任、记者和代课教师。“你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苦,我都吃过了。”惟一让李平善感觉幸福的时光,是利用工闲去书店看书。在书店里,他知道了莫言、沈从文、高尔基……跟现实的必要生存支出相比,买书实在是太过奢侈的念想。好在书店不拒绝只看不买,“蹭书”就成了他的常规动作。“有一次,我在广东的新华书店,看得忘记了时间,等回过神来,书店都已经关门了,我就在里面看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书店的人来看到我,以为我是小偷,抓住我问我偷什么,我说,我能偷的,只有知识。”

    除了“偷”知识,李平善还追“星”,追作家的“星”。他在阅读了作家罗伟章的小说后,非常渴望和作家交流,一次,他
    李文十年醉心公益阅读推广捐助过千万

    从早期成为义工,到加入公益组织,再到发起成立公益基金会,二十年来,李文矢志不渝以推动阅读来帮助教育资源不足的乡村孩子。近十年来,她发起和推动的助学公益项目捐建图书馆超过400所,免费发放阅读书包6万余份,捐赠图书近百万册,金额超过1000万。除了提供基础性阅读保障,她还联合各界人士,研制书目、评选好书、培训阅读推广人等,为推动儿童阅读提供全方位支持。

    2001年,到深圳5年后,李文成为鹏城早期义工之一。从湖南株洲县朱亭镇走出的她深深知道,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乡村孩子来说,阅读是弥补教育不均衡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对于乡村孩子来说,阅读可以带来极大的改变,所以我选择自己熟悉且热爱的儿童阅读开启公益服务。”2009年,李文发起助学公益项目“蒲公英春风图书馆”,与深圳狮子会狮友一起共建乡村小学图书馆132所。

    为了能够深入持续推动儿童阅读,2010年她发起成立深圳市天图教育基金会(2013年更名为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下简称“爱阅”),确立基金会以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阅读乐趣,成为终身阅读者为使命。8年来,“爱阅”运营的“乡村小学图书馆”项目已在全国13个省份捐建了297所“爱阅图书馆”,80万多册、价值近1200万元的优质图书陪伴着近12万名乡村孩子成长。2016年,“爱阅”转为资助型项目,接受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资助持续为乡村儿童阅读服务的组织和团体。

    李文是把公益阅读推动当成真正的事业在做。图书捐赠是这个事业版图中的基础部分,她和伙伴们还围绕此做了大量看上去貌似“外围”的工作,比如针对儿童阅读的专门研究、儿童阅读书目的研究与制订、培训阅读推广人
    毛继鸿致力让书店成为“城市的知识之光”

    精于计算的毛继鸿却在2011年干了件看上去赔本的“生意”——在广州高端商场开了家大书店,而当时,正是传统书店倒闭潮最烈之时,更“奇怪”的是,他的书店从来不卖最赚钱的教辅。他把书店看成是自己的另一个孩子,他的女儿在这里成长,其他的孩子也喜欢走进这里。他说,“书店是城市的知识之光”,这光,从广州出发,在成都、重庆、青岛扩出一圈圈暖晕。

    毛继鸿生长在湖南岳阳一个小镇的公务员家庭,父亲是转业军人,转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新华书店图书管理员。毛继鸿对图书的热爱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有阅读障碍症的他偏爱小人书。大概五六岁那年,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小人书,前前后后一共收集了300多本。家里藏书也多,像《三国演义》《水浒传》整套的都有。大人们把家里的书都分成线装版,一本分装成三册,很多同学找他借书,他搞了个藏书本子,本子上列了书的价钱,竟也挣了一笔小钱。毛继鸿说,这可能就是他开书店的雏形。

    上世纪90年代,毛继鸿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就怀揣着500元南下广州。1996年,毛继鸿创立服装品牌“例外”,此后生意越做越大,他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2011年,女儿出生。同一年,毛继鸿在广州高端商场太古汇开了一个占地1800平方米的书店——方所,当时,传统书店一个接一个倒下、萎缩,他的举动被认为是“烧钱之举”。毛继鸿把书店看成是自己的另一个小孩。他跟女儿说这是她的弟弟。女儿跟书店一起成长。

    方所广州店早已开始盈利。毛继鸿北上西进扩张,在成都、重庆、青岛开了分店。在他的构想里,方所是书店,又不仅仅是书店,而是一
    王营读书大半辈写下笔记130本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古训用来形容王营一家再恰当不过。王营爱读书,爱学习,大半辈子放下锄头就捡起书,十几年来写下读书笔记等累计130多本,超过200万字;他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本人也被两所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王营热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年如一日义务出黑板报,为村民传播文化知识和文明意识,69岁光荣入党……

    上个世纪60年代,王营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务农。如果不是因为爱好读书学习,也许他会像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农民一样,面向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乡间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五十多年来,王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读书学习。早年家中生活困苦,他只能到处借书读,后来有了些积累,一遇到喜欢的书,其他需要花钱的事缓办也得买书,文学名著、人物传记、历史典故之类是他最爱读的。他的家里整齐地摆放着《中华大字典》《资治通鉴》《全唐诗》等2000多本书。71岁的他至今仍订着《平顶山日报》《特别关注》《老人春秋》等十多种报刊。他说,看报可以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读书可以汲取营养、丰富知识。

    王营不但自己读书看报,还希望把自己从阅读中得来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乡亲。“对农民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知识和文明意识,我要把知识和文明传播出去!”正是基于这种想法,2010年王营自掏腰包,在村里建了4块黑板,还自费买来粉笔,无论酷暑严寒,每半月出一次板报。时事政治、气象信息、孝道文化、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村上的好人好事,都是他出的板报内容。尽管王营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得厉害,但他岀板报却从来也没
    姚丽蓉20年拄双拐书写诗歌400余首

    小儿麻痹后遗症从小夺去了姚丽蓉健康的双腿,命运早早为她的人生做了设定。小学毕业已经是她求学的极限,一部《红岩》送来温暖。她选择用文字来化解骨子里的感伤和生命的空虚,三十多年间拄着双拐写下400余首诗歌,出版诗集两部,成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阅读与创作对多数人来说不过就是生活中的雅兴,但对姚丽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支撑。

    八个月大的时候,一场高烧导致小儿麻痹后遗症,夺去了姚丽蓉健康的双腿,从此她的生活就与别人不同。委屈,无助,彷徨,心灵上的孤独更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姚丽蓉身边的小伙伴都陆续去学校了,唯有她像小鸟一样关在家里。懂事的姚丽蓉知道,家里条件有限,父母每天为生活奔波,没有时间护送她上学。10岁那年,外公送给她一对拐杖,并教她试着走路。为了能够尽快拄着拐杖走路,姚丽蓉坚持一个人练习,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终于可以自由“驾驭”双拐,成功地让柔弱不堪的双脚“站”了起来。就这样,姚丽蓉风里去雨里来,凭着坚韧的毅力,拄着双拐读完了小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学。

    然而,中学路程遥远,拄着拐杖上学已不可能,姚丽蓉含泪告别学校。呆在家独自徘徊的那一阵,小学班主任送来一本《红岩》,给她送来温暖和精神食粮。之后,她经常到班主任家借书报阅读,从此酷爱上了看书、创作。她当初的想法是自学初中到高中的课程,但因为家里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愿望。姚丽蓉仍坚持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创作。

    1986年,辍学三年后,姚丽蓉第一篇文章登上了当年省级刊物《摇篮》报。虽然这篇文章不足千字,但给了姚丽蓉极大的鼓舞。
    余军扎根基层26载保障万千学生用书

    余军是新华书店系统的一名员工,他的日常工作看上去再普通不过,却直接关系着片区8所中心学校及52个教学点,8000余名中小学生能不能及时领到教材。连续26年,肩挑背扛、翻山越岭,余军圆满完成了每年两季的教材教辅征订、发行任务,保证了千千万万山村小学生学习用书的及时到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92年起,自幼热爱阅读的余军进入黄山新华书店歙县分公司王村便民店工作,先后担任便民店营业员、店长及教材发行专员,负责8所中心学校及52个教学点,承担8000余名中小学生的教学用书发行工作,同时负责80平方米的卖场一般图书、文化用品的营销工作。

    经过多年基层工作的历练,余军具备了丰富的农村下伸网点工作经验。在所负责的片区中,最远的发行村级点是狮石村。狮石村地理位置偏僻,坐落于皖南第一高岭的长陔岭山麓,是安徽省最后一个通车的乡镇。每到冬季开学送书时,由于长陔岭积雪较厚,只能改道王村网点下辖的石门乡,经过崎岖的盘山山路,才能运抵狮石。余军和同事首先要将书本装上小货车开往黄山市屯溪区,绕道休宁,最后到达石门乡,由于没有通车,只能通过肩挑背扛的方式将教科书送到学校。就是凭着这么一股认真负责的干劲,余军走遍了王村、森村、小洲、绍濂、横关、长陔、狮石、璜田等偏远学校。

    由于王村便民店地处城郊结合部,服务的对象都是常年在屯溪市务工的人员及其子女。为做好服务工作,只要有家长提出购买图书及学习用品的需要,无论何时都会开门营业,即使到了下班时间,也会继续在店里工作,等待最后一批去屯溪务工的人员回来。

    对待细节方面余军
    张树森自筹资金办书屋富民文化先行

    从乡政府退休的张树森,心忧家乡文化教育落后、不良风气盛行,一方面自筹资金创建公益书屋,免费向村民和青少年365天全天候开放,在知识贫瘠之地催生出农牧民争相“充电”的“文化绿洲”;一方面勤勉读书,笔耕不辍,创作超过百万字,同时发掘、保护当地民族文化遗产,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旗手”。他管理的迷子荒村农家书屋成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他本人获得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荣誉。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坐落在科尔沁草原深处,是省、市、县西南面最边远的民族乡,地域偏僻。以前这里的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不畅通,文化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人们法律、科技意识淡薄,青少年行为不规范,影响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和致富奔小康工作。从乡政府退休的干部张树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同乡贤商议,一致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挥先进文化作用。

    2004年初,张树森做通家人工作后,收回自己家年租金7000元的300平方米的临街店面商品房,卖了一口年猪,两头毛驴和一辆小驴车,又拿出给孩子买电脑的钱,投入资金三万多元,订购报刊64种,购进图书两千多册,还购买了桌椅,创建起“报吧”书屋,免费向村民和青少年开放。那时国家农家书屋工程还没有实施,“报吧”书屋率先在草原深处飘起了书香。

    2008年,国家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后,“报吧”书屋同迷子荒村农家书屋整合,张树森当上了农家书屋管理员。书屋一年365天开放,一天24小时,时时营业。张树森和乡贤们一起号召村民和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使村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十多年来,迷子荒村农家书屋每年有4000多人次来读书看报,群众在书屋
    朱晓风中外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晓风是在书店里长大的孩子,翻书如吃饭睡觉般自然,她见过的作家、学者,可能比大部分文化界人士都要多。爱写读后感的她,小小年纪就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晓风从11岁开始跟着妈妈公益助学,扶持了400多个藏区小朋友读书、学习。到美国读高中后,靠着从国内“人肉搬运”中文经典,一个人帮学校建起中文书角。她走访过世界上百个地标书店、图书馆,“小书虫”也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18岁的朱晓风从出生后就成长在爸爸妈妈开的书店中。妈妈到哪都把她带着:进货去、见作家、讲座签售……她经历了几百次,认识了许多大作家,国内的、国外的都有。从小,妈妈就给她条围裙,让她帮着干活,书店里的工作她基本都会。一次,在一个大型商场的集市中,妈妈只给她一张桌子,让她自己去书店采购货物摆摊卖,尝试当一天老板。她守着这张桌子,一步也不敢离开,直到傍晚嗓子疼了、肚子饿了才收摊,体会到当个书店老板的不易。

    留在书店的时间长,晓风习惯了一有空就翻书,看得速度很快,看得也非常杂。她喜欢文学,特别是艺术,5岁开始学习书法、绘画,书店里每年的写福送福,从出生记事以来就没有断过。读书启智让她深有收获,书本开阔了她的视野。晓风喜欢写读后感,还多次写过父母的书店故事,文章发表在《南方周末》等报刊。

    从记事起,妈妈就常常带着晓风做公益。2011年,妈妈和一帮好友在青海山区建了所希望小学,至今扶持了400多个藏区小朋友就近上学。只要有时间,每年7月晓风都会跟着去看望孩子们,送书、学习材料和扶持款。

    长在一个爱书的家庭,家庭出游最重要的是逛城市的地标书店,

        (按姓名音序排列)

        本报综合报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