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1日   01 版)

        读书报7月图书推荐榜

     

        (详见9版)

     

        对“伯格曼和他的女人们”,今天的瑞典人有迥然相异的理解

     

        7月14日是瑞典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的一百周年诞辰,该国举办了众多的电影节、展览会和戏剧演出,拍了多部纪录片,予以纪念;出书亦有数十种,其中一部,乃瑞典电影学院顾问安德烈亚斯·福克所著,名叫《人人都谈伯格曼》,多谈趣闻轶事,鲜活有趣,同时力图证明,伯格曼不仅是大师,而且是个尊重妇女的正派大师。

     

        (详见4版)

        21世纪的巴黎公社战士

     

        正如马尔特利先生所说,巴黎公社产生于特殊和复杂的历史情境,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分歧,因而从1871年至今一百四十多年来,形成了许多对公社的不同解读。在当时的法国文学界,巴黎公社即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体验。保尔·魏尔伦和瓦莱斯曾是公社战士,年轻的兰波也同情公社。雨果虽然不支持公社,也反感公社在最后的几天里纵火烧毁巴黎,但出于人道的立场,他同样反对公社结束后的血腥镇压,后来还积极推动了公社战士的赦免。此外,绝大多数法国文人均对巴黎公社本身及其带来的巨大破坏表达了强烈的厌恶乃至严厉的谴责。这其中包括福楼拜、戈蒂耶、左拉、乔治·桑、都德、凡尔纳、小仲马等。这种反感依然是今日法国许多右翼人士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在巴黎公社的同情者中,也存在着对公社的多种多样的理解,比如把巴黎公社视为直接民主的实践,视为无政府主义的先驱等等。

     

        (详见5版)

     

        当萨冈遇到杜拉斯

     

        当时,杜拉斯住在圣伯努瓦街5号,一些文坛好友常在她家聚会,被人叫做是“圣伯努瓦街帮”。当萨冈把在门口瞥见杜拉斯的事告诉弗洛朗丝时,弗洛朗斯便问她想不想去杜拉斯家做客,萨冈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到了那天,弗洛朗斯就带着她的好友去了圣伯努瓦街5号杜拉斯家。根据惯例,她们带了一瓶红酒去。一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把张开着大剪刀,客厅里堆满了书籍、报纸和各地收集来的种种东西,杜拉斯的儿子乌塔正坐在地毯上玩。当晚客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格诺、巴塔耶、卡尔维诺、蓬热、布朗肖等,这些人,萨冈以前只是听说,现在见到真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详见14版)

     

        “无一字无来历”平议

     

        以黄庭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说“无一字无来处”传播甚广,历代皆不乏欣赏激赏、引录引申者。清前期号称文坛盟主的王士祯即其一。他在缕述北宋诗坛名家后,独推宋祁(谥景文)之作,依据正在于此:“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香祖笔记》卷十)渔洋先生所指“矮人”,当是那些才具平平,知其一不知其二,见表象而不及内涵的凡庸之辈。古往今来,文坛与学界活跃的多属此类人等,众矮成城,结成帮会与利益联盟,“虫人万千,相互而前”,气势也足以骇人。(详见15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