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6月20日 星期三

    《中国力量》引发经济、新闻和文学界共同关注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6月20日   02 版)

        本报讯“国企大学习、大调研暨《中国力量》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力量》是第一本全景式记录中央企业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纪实报告,用新时代的语言体系认识与解读国企改革发展史。

     

        大型报告文学《中国力量》由李锦、李宁创作,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生动的笔触描画了中冶集团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实践历程,是近年来中国工业题材报告文学作品反映新时代的一大亮点。写作前,这本书用了近一年时间调查研究,作者深入企业内部与基层,触摸最鲜活的改革实践,仅仅在调查我国湛江与越南河静项目时,就与三十多人座谈。李锦认为,国企改革要重视来自一线的新鲜经验。国企改革已经由文件集中出台期转向试点期与典型推广期,一个大规模的典型推广期必然到来。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怎样总结国企改革的历史?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评价《中国力量》是一部主题鲜明、视野宏阔、思虑深远、兼具现实性和新闻性的优秀作品,为今后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谭云明教授认为,《中国力量》的最大贡献是运用十九大精神审视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以时间为主轴,用生动、宏阔的笔触描绘中冶集团过去五年从生死危机中涅槃重生的改革故事,历史性地展现了中国冶金事业在过去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品既注重对世界经济局势与中国改革进程的整体性把握,也注重对企业中个体人物形象的关注与生动情节的彰显。

     

        一本书,引起经济学、新闻界、文学界的共同关注,在于其表现时代的内涵。《中国力量》不止于展现一家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而是将中冶集团放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重语境中,借助其改革脱困的生动故事折射出中国改革进程取得的傲人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发言的风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